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907章 :斩草除根,釜底抽薪

第907章 :斩草除根,釜底抽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箭楼之上,除了王副将,只有牡丹和三郎。

因为面纱都湿透了,牡丹就取下了面巾透气。

三郎看到牡丹的小脸,噗嗤一声笑了。

“怎么了?”

牡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

“脸上沾了些灰,像个小猫。”

三郎伸出手,爱怜的帮牡丹擦着脸。

“看你这满脸的汗,累了吧?”

“不累,我也没做什么……”

“说谁的?今天要不是你,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牡丹,你真厉害……”

“哪有,还是临淄王指挥有方……”

三郎听着牡丹的恭维,朗声笑了起来。

他看着城下的良田篝火,此时蝗虫的密度显然已经小了不少,顿时信心满满。

“看来这蝗虫也就这样了,也没有传言中的那般吓人!”

“三郎,不可轻敌,今日只是开端,以后怕还会有大量的蝗群飞来……”

“三娘说得极是,这蝗灾会持续数月,蝗群会一波又一波的来,除非把满城的粮食树木都吃光了, 也许才不会再来……”

守在他们身后的王副将,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对于治蝗一事,他始终有些悲观。但对于王爷的决定,他和李宜德等人也只能无条件服从。

听到王副将的话,牡丹扭头看了看他担忧的神色。

她知道,直到现在,众人依旧对抗蝗一事心有疑虑。如果不是三郎大力支持,她的抗蝗主张怕是根本推行不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抗蝗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出点成绩出来。

这是为了百姓苍生,也是三郎建功扬名的好机会。

“王副将说的对,治蝗不是一朝一夕,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牡丹说着,看向了城下还在奋战的人群。

“但是长期以往的严阵以待,也不是办法。依我看,蝗群大量袭来的时候就用火攻;平时剩下的散兵游勇,就投放鸡鸭……”

“好,明日就让农户把所有的鸡鸭都投放田间。”

"嗯,鸡鸭捕蝗在晨时最好,早上蝗虫翅上沾有露水,跳跃飞翔能力都较差,捕捉起来比较容易……”

听牡丹布置的井井有条,三郎连连点头。

身为从小在皇宫中长大的郡王,他对这些农事实在知之甚少。

“还有,待这两日蝗群初步扼制以后,夏粮也差不多成熟了,要尽快组织收仓, 能抢多少是多少,快些把官仓充盈起来,这次粮荒怕是把种粮都发光了……”

“是啊,官仓已经空了,就等着这波夏粮呢。马上就要夏种,还要储备些种粮。”

听着三郎和三娘商量此事,王副将忍不住小声提醒了一句。

“王爷,即便此番从蝗虫嘴里抢下一些粮食,怕是也不能入仓,更不能做种粮。”

“这是为何?”

“王爷不知,听说被蝗虫掠过的粮食,已受到了上天的诅咒,如果把这些粮食种下去,明年怕是会爆发更大的蝗灾……”

王副将的话,让三郎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想起了张暐曾经劝阻他们灭蝗的话——如果冲撞了神虫,得罪了上苍,那么这些蝗虫来年会全部死而复生,招致更大的蝗灾报复。

牡丹明白他们的担忧。

这两日,牡丹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史书确实记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不过,她已经找到了原因,也想好了对策。

毕竟,她是来自千年之后的人,虽然她之前对蝗灾也没有多少研究,但视野终究比世人要宽广一些。

至少,她是不相信什么天谴报复之说的,

而蝗虫,更不是什么神虫。

如果它们会死而复生,只能说明没有斩草除根。

原来,这蝗虫的寿命并不长,大约在三个月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波蝗灾基本持续三个月就能过去了。

但是,蝗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温度气候适宜的情况下, 可繁殖两到三代。

要知道,这蝗虫是卵生,母蝗输卵入土,待它们产下的卵再度发育成虫,就又是一番蝗灾。

而这些虫卵,不仅潜藏于田地土壤中,有些也在留存在粮种里……

除蝗而不毁卵,就会留下莫大的隐患,可谓野草吹不进,春风吹又生。

好在,牡丹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不仅考虑到了眼下的抗蝗,还考虑到了毁卵。

原本她想等些时候,再和三郎商议这个问题,眼下既然王副将提出来了,她干脆也就一起说明了。

“这些粮食没有问题,只是带有蝗卵,才会无限繁殖。所以这次夏收的麦种必须烈日晒干晒透,之后再入仓,至于棉子要用腊月雪水浸泡防蛀下种……”

看牡丹说的头头是道,三郎又倾慕又困惑,忍不住问道。

“牡丹,你从未耕种过,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哦,这个……《地母经》啊,此书上记载的都是农事,这几日我不是翻了很多书籍嘛。”

牡丹笑了笑,又想起了什么。

“还有,想要斩草除根,只处理粮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田间掘种。”

“掘种?”

“嗯,这蝗虫一般会将卵产在土壤里,我们可在除蝗之余,诏募民掘蝗种,挖出蝗卵毁掉,可免来年再生,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牡丹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思路周全,

不仅三郎听的连连点头,就连一直质疑的王副将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佩服之色。

“好,这样一来,蝗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才真的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王副将,你快将三娘的话传下去,就让李宜德等人照此计策行事!”

王副将欣然领命,下了城楼。

箭楼里一时只剩下三郎和牡丹两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