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一起的时间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不,也许正是因为别离,才使那些团聚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甜蜜。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与芥川仿佛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普普通通、只偶尔因学业和同学关系烦恼的Jk,一个则是里世界庞然大物港口黑手党的恶犬。
那么相对应的,我们的休假时间自然也不同。我白天上学,他晚上加班;我周末、假期休息,他却没什么固定的休息日,往往根据事务多少而定,而且上司找人时还得随叫随到。因此,我们平时能凑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约会其实挺困难的,小银跟他情况差不多,故而大多数休息日我都是自己解决的。
说来也怪,我明明算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在学校人缘也还不错,但也许是多年独居的习惯吧,课后很多时候我更倾向于独处。除了某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外,休息日我宁愿独自在书店或咖啡厅呆上一整天,也不愿跟几个同学去逛街。
不过同学们大多以为我只是周末忙着约会,而班里并非我一人如此,所以我这般倒也不会显得不合群。
嗯,感谢芥川给我当挡箭牌。
我平日最爱去的是镭钵街附近的一家老书店,其中卖的多是二手书,我常能在那淘到些不再出版的老书或值得收藏的初版书。
店主已经上了年纪,也与我熟识多年,某种程度上可能把我当作孙女看待了。与别的书屋不同,他允许我常在店里看书,哪怕最后不买也不要紧。店里平时没什么人,来的也多是些与店主相熟的老顾客,生意几乎可以算得上冷清,倒是个阅读的绝佳地方。有时我看书看入迷呆的时间长了,店主还会端来些点心给我作下午茶。
今天我来得有些迟,店里已经有人了,还是个我从未见过的生面孔。他正托着一本书,低着头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出于好奇,经过他身边时我转头打量了他两眼。有一说一,即使是在提倡个性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他也显得格格不入。
从侧面看他的五官很立体,看上去并不是日本人,身材也相当高大挺拔。只是身上披的斗篷破烂不堪,若说是来自镭钵街的乞丐只怕也无人不信,可他那通身的气质、那种由内而外透出的沉重,又无一不在告诉你“乞丐”是对他极大的玷污。
真是位怪人啊。
我这样想着,刚准备扭过头,那人却若有所觉似的抬头看了我一眼,很快又重新低下头去。
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他的眼睛,灰色而无机质的瞳仁。死寂的、疲倦的、毫无波澜与色彩的眼睛,若是透过这双眸子,看到的世界是否也同样如此呢?
明明只是随意的一瞥,一刹那我却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样。并非是什么对于危险的警惕,而是一种让我莫名伤感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若用文学化的语言来形容,想必书中所说“忧郁的伽蓝”便是如此这般。
但是。我停下脚步。他手上那本书,是夏目漱石的《明暗》欸。
同好啊!
我走过去,试图用自己蹩脚的日式英语跟他搭话:“您好,先生,你也喜欢《明暗》吗?”
不知道为什么,他分明是在我说话时才抬起头,我却总觉得他似乎对我过来搭话这事早有预料。
错觉吧。
“我会说日语。”出乎意料地,这大叔日语说得还不错。他直接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道,“你很喜欢这本书?”
“啊,是的。”说到这我就不困了,“《明暗》大概算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了,虽然我只找到了上册和中册。”
“‘如果生得不合要求,那就只有两条路:或是情愿与世格格不入,或是忍耐到与社会合拍的时候为止。’[1]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回想着书中的内容,“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各阶级真实的思想,以及,不可避免的,可恨却又可悲的人性。”
“无论是从剧情构建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这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只可惜不再印了。”我感叹,现在能get到《明暗》的人太少了,难得碰上一个疑似是同好的人,我忍不住想拉他入坑,“现在它已经很难找了,我家还有中册,你看的话我可以借给你。”
话刚出口,我就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强买强卖了,试图挽回一下自己的形象:“我是说,如果您感兴趣的话。”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有那么一瞬间他眼中似乎一闪而过了一丝…悲哀。
他沉默着,一时间空气都安静下来。就在我有些尴尬地想要说点什么转移话题时,我听见他开口说:“……不用了。”
“不用了。”他低声道,将书放回书堆之中,淡淡地说——
“我已经失去资格了。”
啊。我想,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他像什么了。
并非是芥川常用以自称的“败犬”,而是,“迷犬”。
不是被外力击倒,而是饱经沧桑后的迷茫与自我厌弃,以至于精神上由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