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场
最后压轴的是宜平公主,她带了一只彩壶,女管事唱道:“唐三彩贴花凤首壶,估价五千两。”
下面鸦雀无声,各色夫人俱都低了头,喝茶的、研究鞋面上绣花的,气氛一下变得尴尬起来。女管事又唱了两遍,还是无人回应。价值五千两的古董,公主倒是想多出点力,可都是妇人,没这个魄力,也不识货,万一是假的怎么办?即便想买,可这价钱太高了,绝大大部分人也买不起呀。
宜平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一个捧场的,是不识货?还是真没有银子?明明有些世家出来的官员家里有的是钱,就不愿意捐出来。长公主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苏小桃心里着急,这是瑞临的亲姐姐,就这么流拍,太没面子了。说白了,大约还是她在朝廷的话语权不够大。
她在心里大概测算了一下,一冲动站起来说道:“两千顶帐篷、五千件棉被,一万石大米,彩壶我要了。”
都以为宜平公主今天人丢到这里了,没想到这个乡下来的苏姑娘救了场,不过他们大都以为,这个不过是说说而已,至于东西有没有,谁知道呢?
户部的女主事很严肃的问道:“苏姑娘,你的东西在哪里?”苏小桃答道:“在我老家。大约……”她计算了一下时间,“大约十日左右方可运来。”“为何要十日?不能就近筹措吗?苏小桃笑道:“那些物品本来就是赈灾的,暂时存在那里,取来便是。”女主事点了点头,其他人却有些震惊。这个乡下女人经常做慈善,捐款捐物的吗?
长公主和宜平公主本就心里感激解了她们的困境,此时更是诧异,她一个小小布衣女子,把慈善当做一件事来做,胸怀和境界竟比在座的各位都要高上许多,真真令人佩服。
这个善捐会大体上还算圆满,人们陆陆续续散去,苏小桃准备去和两位公主告辞。她余光看着静荷和程霏儿两个一直盯着她,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她心里有些慌,怕她们来个当场认亲的戏码。所以疾步走到两位公主面前,说要告辞。不料,长公主却说还有事找她,命人带她去沐恩堂候着。
宜平也来到沐恩堂,拿出刚才那只白玉手镯,套到苏小桃右腕上,说道:“好妹妹,今天多亏你解围了。不过你从哪弄那么多银子去?我回去凑五千两送到户部,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苏小桃笑道:“殿下,我是真的捐,我拿了您的彩壶也不吃亏。您不要担心,我在老家有个作坊,招的灾民做赈灾物品,专门用来捐助。”“只不过要回去运一趟,您就不用担心了。”
“你的作坊是专门用来赈灾的吗?”
“是的,今年夏天,跟我祖父回乡一趟,那里连着几年遭了洪灾,百姓大部分房子都给冲垮了,没有片瓦遮身,也没有粮食可吃,幸亏那里的知县还算尽忠职守,领着全县的百姓抗洪救灾,定点施粥,只是到底物资有限,好多灾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我看他们可怜,就运过去些粮食,先招男丁建了作坊,然后招女工缝帐篷,缝被子,做棉衣。作坊是长期的,不是临时的,我付工钱的。除了保证当地的需要,做出来的衣被、帐篷先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呢,您不用担心,就是需要几天时间而已。”
公主感慨道:“苏姑娘,你真让人佩服,我作为父皇的女儿,经常想着为父皇分忧,却不知道去做什么,捐点东西便认为已经尽责了,没想到,你一个布衣,却身体力行,为贫苦百姓解决最实际的问题,真是羞愧啊!”
苏小桃忙摆手道:“殿下您可别这样想,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但您帮助百姓的心也是很珍贵的,只是我们在民间更方便一些罢了。”
宜平笑道:“你是个心善之人。”“对了,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呐?”“祖父祖母和哥哥。”“平常你都做些什么?”苏小桃答道:“我就做点小生意。”宜平点点头。“我这弟弟有眼光,没看错人啊。”苏小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宜平看她只身一人,没有婢女,想着这就要成亲了,无人帮衬不行,便从自己的贴身婢女里选了两个得用的,强送给了她。
二人还在闲话,长公主和瑞临走了进来。苏小桃忙站起身来,忽然看见瑞临眼睛红红的,仿佛哭过似的。她走到瑞临身边,小声的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瑞临摇了摇头说道:“无事。”
宜平也担心的看着瑞临。长公主问道:“你二人聊什么呢?”宜平答道:“正说捐助的事,今天多亏她了。苏姑娘很了不起,居然有一个专门招收灾民开设的工坊,做的也是赈灾的物资。”苏小桃摇摇手说道:“那不算什么,因为是祖父的故乡,所以格外关照了一下。自己这点捐助也是杯水车薪,每年全国那么多受灾的地方,还得靠朝廷大力救灾,个人力量太小了。”
这话虽有拍马屁之嫌,但也是实话,光有银子不行,还得有人出面组织、协调。就像在皋木县,也是知县牵头,皇帝下令组织各方人力兴修水利的。
长公主和宜平公主一样,问了她一些家里的以及以前的情况,苏小桃斟酌着答了。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