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到底还是要像小姑一样好看,陶玉方觉得满意。
眼见孟韵又要张口推辞,陶玉便自个儿撑着桌子站起,顺便把想要起身的孟韵压下去。
陶玉的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好了,这些钱也不多,就当去苏城转一圈,散散心。我是不能陪你了,毕竟还要照顾你的小侄女。阿家应该有空,不妨让她和你一道?”
有道是“长者赐,不可辞”。
更何况,看陶玉的样子确实是真心想给,孟韵便不再多言,点头收下。
“阿嫂这就要走吗?不如再帮我一个忙,瞧瞧哪件更好看些?”
陶玉迟疑地看着她,孟韵支使青幺将自己抽空做的几件小衣裳拿出来,红红绿绿,样式小巧精致,很是漂亮。
一见便知都是给陶玉腹中的孩子备下的。
陶玉欣喜接过,抚着衣裳上的花纹,由衷赞道:“难得你有这样的手艺,就算拿去苏城也不遑多让。你身子弱,费神做这些衣裳,定是吃了不少苦头。”
孟韵故意大方点头,姑嫂二人相视一笑,就着这衣裳开始谈天说地。陶玉甚至就在孟韵屋中用了午膳。
孟家众人乐见姑嫂和睦,倒也并未多言。
陶玉出来久了,有孕的夫人多乏,用过膳后便想回自己的院中。
孟韵跟出来送,陶玉转了转眼珠,有感而发道:“行了,几步路的功夫,你也别送了。趁着时辰还早,回去仔细挑挑明日穿什么衣裳。咱们孟家的女郎,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知道陶玉的意思。和离一事终究在镇上不多,恰好她孟韵娘就是个新鲜例子。
许多人都是糊里糊涂地一辈子就过下去了。如今她做了前人之一,流言虽然不至于浪起,估计也在私下里流传。
孙妈言谈间零星流露几句,孟韵心思何其敏感,自然可以推算外头的情况。
感受到陶玉话中的安慰之意,孟韵笑了笑,心中满是感激。
二人的手互相紧紧交握,片刻后才松开。
“阿嫂慢走。”孟韵侧身福了福,以表谢意。
回屋看到桌上码放整齐的银钱,孟韵觉得自己似乎松了一口气,心里却觉得不自在。
家中万般皆好,父母温和宽容,兄嫂爱怜照顾。若是她一辈子苟且偷安,临老了买个小宅院搬出去,碍不着别人的眼,也不是不可。
但是,她心里还是想和从前一样,有自己的经营和生意。
尤其是陶玉方才那句“就算拿去苏城也不遑多让”。
孟韵承认,她有些心动。
孟大郎不是读书的料,却有经营生意的天赋,二老原本计划着孟氏绣坊一半给女儿做陪嫁,另一半留给儿子折腾。不过儿子对绣坊生意不上心,于是,孟老夫人便专心锻炼女儿和儿媳。
其实孟韵从前的才学也算中上。可惜女子不能做官,否则,孟家说不定还能出个小秀才。
既然如此,当初她看上焦文俊,说不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胡思乱想时又想到了焦文俊,孟韵扯了扯嘴角,唤来青幺:“把账簿和钱匣子给我拿过来。”
主仆二人借着烛火,一锱一铢地盘算起手里究竟有多少银钱。马马虎虎划下来,竟然大小有两千贯之数。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财,足可以应付孟韵的主意。
孙妈前两日回了侄儿家,身边没有其他人,孟韵将自己的打算草草同青幺讲了讲。
“我想去苏城开个绣坊。店面不必大,也不接大活计。一开始咱们就做些妇人小孩的衣裳,勉强能生活便是。这样,咱们几人也有个依靠。”
这个主意大胆却很可行,青幺眼中顿时迸出精光。
可旋即,青幺想了想其中的关窍,迟疑道:“娘子可是……想一个人生活?”
孟韵被青幺点破了心思,本也不打算隐瞒,便缓缓点头,承认了她的话。
“青幺永远支持娘子。可老爷和夫人那边——”
“我去说,阿耶阿娘会同意的。”孟韵笑了笑,把账本一下阖上,“我可以自食其力,不必靠任何人。”
反正秀才娘子她已经做过了,就那么回事,还比不上孟家女郎自由自在。既如此,何不趁早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欢喜度日。
想通这些,孟韵看着桌上的银钱,心道:既然阿兄阿嫂出钱给她买首饰头面,让她去苏城散心,索性择日不如撞日,干脆明天便去苏城。
正好孟家住的地方离苏城不远,马车坐上一个时辰便到,也还算方便。
孟韵让青幺先去知会母亲一声,临走时提醒她,千万将自己方才的话瞒住。
“眼下还不是和他们明说的最好时机。”
青幺点头应是,趁孟老秀才和夫人还未入睡,赶紧前去禀报。
孟老秀才和夫人虽然有些猝不及防,但还是同意了女儿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