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静江往事——重修逍遥楼 > 赵亘进山

赵亘进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受江南御使台勾管、绩考广西宣慰司启发,邓紫光参加立即启动今年的年终巡查,依然由熊桂和云霞带队,这回熊桂跑潭州、鄂州、江西,云霞跑苍梧、南晋州、柳州路,怀远。

廖家嫂子被云霞调走,学宫没有人管厨房了,向赵亘借莫月去厨房忙。莫月怕没人照顾赵亘,不想去,赵亘道这学宫迟早都是我的,你去,你是我的第一个派驻者。

邓紫光听了这话不以为意,只当是小孩子过家家。后来赵亘恢复为赵姮,成为邓紫光的老婆,学宫成了她修编集子之所。

乘着在外充匠户的人们要赶回家去秋收,学生们也要放假期回家帮忙农活,赵亘没有人照顾,邓紫光要亲自将周亘送回下蓝山,崔斌也想借此机会,看一看邓紫光安置归农军及招抚十八峒熟蕃。并边都如十八峒这样成为熟番,则四境安宁,不兴战端人,何愁省地安宁、财政盈余?

下蓝山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有两千多户,人口过万人。又通过结款盟誓方式,与犵狫山相盟,永不刀兵,并互派男女走村,结兄弟姐妹,甚至通婚,这一切都吸引崔斌亲自去看看。

崔斌带了明年的历书为礼物进山。这是帅府为西广各州县印制的历法,帅府希望通过历法,让各地狸獠知道过了什么日子,还告诉人们如何过日子,什么时候可以播种,插秧,什么时候可以生火,嫁娶,祭祀什么神祗。通过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使人们风气共同,心思趋同,从而互相理解,认同。

好一个风气共同,心思走趋同。朝廷的心思出乎预料的细密,并不象以前认为的食肉者都不知民事。邓紫光听到崔斌介绍,不由感叹,为政者劳心,劳心者必树德,不德者治民必加罪于民。

为免孩子跋涉之苦,邓紫光为学府的孩子们准备了十数辆牛车马车,但过了义宁县辖地就是山路,车辆无法通行,孩子们只好乘马。马匹不够,就乘牛,牛也不够就只能轮着换乘。或两人同乘。

山中森林已见红黄翠绿,各色霜叶点缀,清彻溪流在驿道边喧哗。崔斌问邓紫光能不能赋诗一首,邓紫光道不要在孩子们面前作词赋,不鼓励他们有太多闲情逸致,希望他们多多想着为活得更好而读书、做事,做好人,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而不是通过才情逃避苦难。

崔斌:你这个上位者的想法,强加于人,与商君同。也许诗词能孩子们在苦难中保留一个梦想和快乐?

邓紫光:第一,被我选出来的人,将来一定不能活在苦难。他们是下蓝山的火种,未来。第二,我不喜欢商君书,其弱民治国策,缺少道统的力量,“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之强。”这就是商君要上位者不以善政治民,上位者甚至时常逆人性而动。比如他认为“民,辱则贵爵,弱则忠官,贫则重赏。”越侮辱他,他就越尊重权贵。越让他赢弱,他就忠诚于上官,越让他贫困,他就越为奖赏而愿意被趋使。如此险恶的生长,无异于禽兽当道。此学说十分令了生厌。

崔斌:也有许多可取法之处。比如: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者,所以爱民,国之权衡也;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你好好体会一下,是合不合你招抚之道。

邓紫光点头:合以信立国思想。变与不变,因时因地而,在于权衡。法统与道统得立,无为治是上上之治。儒法本无争,随世事与人变迁,盛世行圣教,乱世则法出众随。

崔斌:几年不见,贤弟阅历积识,远过于我。你不入将为相,遗珠于野,上对不起圣君,下对不起黎民。

邓紫光:有圣君出世吗?

崔斌:当今太子贤明,深得众望。你认识他。

邓紫光:你莫非指金珏燕?

崔斌:他就是燕王玉金。怎么样?

赵亘在一边插了一嘴:大丈夫应做大英雄,或立于朝堂,或战于疆场。

崔斌立即补刀:对对对,你兄长曾经战于疆场,领二万摧锋军转战全广,现在就差立于朝堂了。

邓紫光连忙阻拦崔斌:亘哥是个小孩子,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休得胡说。

崔斌:赶明你问问下蓝山或者始安商行那些归农军老人,你兄长是不是摧锋帅,是不是个战无不克的大英雄。

赵亘用崇拜的眼神看着邓紫光:兄长果真领军万人?果真上过战场?

邓紫光:你别信崔兄的,赵官家将宋军拆成数百人一支,我最多时也只掌三千人马,也只是因战时状,何来万人?前后两年,也没打什么仗,别听崔兄哄你的话。

山中人烟稀少,到晚上没有人家可以寄住,队伍只能扎寨露营。孩子们和大人一样熟练地掘灶窝,生火、淘米、挖笋、掏葛根,采野菜、挖地蜂,周亘跟随孩子们一同下溪中玩耍,被孩子们推一把坐在水中。

邓紫光见周亘一脸委曲要哭的模样,微笑地问你是想现在就换衣衫呢,还是想再玩一下,比如刚才是谁推你,你就去推他。

周亘:万一我全身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