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金庭茂迟(1)
询陈表请辞,表明只想专修为储君之道,不想因女子而荒废心智。
皇帝惊讶陈询不好女色,却听到他对新娶的太子妃很是珍爱,想了想又将含乐宫和雍水河、鲁江渠这两项事关朝廷颜面的政务交由他管制。
今日工部又有几位官员来东宫报含乐宫、雍水河和鲁江渠的账目,以及商议相关事务,眼下最急着办的是含乐宫木材的采办,这需要从浙州、鲁州运来,路途有些遥远,须可靠的人去才行。
陈询知道皇帝非常重视含乐宫进度,陈鉴曾参与含乐宫工程的木材采购,现在接近晚夏,估想他又要去灵州、浙州游行,将差事再交给他最合适不过了,于是让忠玉去楚王府请陈鉴来东宫商议采办事宜。
忠玉去了半日,到午膳后方才回了崇德馆。
“楚王不在府里,侍从说他今日又去了建元寺听淳于彦高僧讲禅。”
陈询似有预感,微微一笑:“九弟真会享清闲,连续七日到建元寺了。”说完,想了想也不多问,又举起手里的《史记》翻阅。
忠玉提醒道:“殿下,如今您的事务重在工部,前几日您随驾尚武苑,奴婢就见到好几位工部、户部主事来找您,还不是今日一早来的那几位官吏。此刻您还有闲心看兵书啊。”
陈询仍仰首举书不动,只道:“这工部的事办起来,和打仗无二致。”又道,“昨天来的几人,斐扬告诉我了,有几个是袁党,几日前也来过,尽说些不痛不痒的闲话,话里还有话,全没半分真心的。我这两日请旨随驾也是为了躲避他们。”
“殿下如此说,奴婢也想起了,前日奴婢去少府监右尚署为太子妃置办纸笔胶墨,他们其中两位居然也在那里,还向奴婢打探太子妃近况,也问起殿下与太子妃如何,奴婢谨言慎行,一句也不会泄露。他们又说起陛下要为殿下选侧妃,是袁相按照仪制询问礼部才进言陛下的。”
陈询想储能虽得了崔沪水举荐,也未曾如愿当上尚书令,凭他的心性不会从自身寻找缘由,只会暗中怀恨崔沪水,只是崔沪水罢相,又被皇帝留在京中,这种恩遇几人能有,他也无可奈何。储能善于左右逢源,谁对他好就倒向谁,眼下崔沪水得罪了他,他再次倾向袁党也是必然。
他一直厌烦被人谈及册立侧妃,储能与袁辅政越要为他选立侧妃,他越觉得其中不简单,倘使皇帝现在就下旨将侧妃送入东宫,他也无理由拒绝。这些日子一刻不闲与工部、户部官吏见面议事,或随驾尚武苑骑射耍剑,也是想给皇帝一个姿态,免得皇帝提及其他。可是如有人刻意针对他,再怎样躲避也不躲避不了。
于是他问忠玉可打探出侧妃要选自谁家。
”这事奴婢上次在少府监也打探过,那两人也不隐瞒,含沙射影的说,一位选自门下省左散骑常侍□□胡大人家,一位是‘北衙’禁军副统领韦晃之女,还有一位好像是中书省中书侍郎尉迟晟之女。”
“哦?”陈询没想到为他选侧妃已经进行到这个地步,他以为自己这样忙碌将一些事务有条不紊推进,也得到君父夸赞,至少可以减少被人惦记,谁知那两位官吏已经向忠玉传递了这个消息。
“他们的用意显而易见。你也心知肚明,知道怎样应对,我就不多说了。”
忠玉应允着,刚刚听他提到柴泊心底又想起一事,左右思量还是告诉了陈询,“昨日宜阳宫有两个宫女被柴公公处置了。”
“哦?”一听提到宜阳宫,又事关柴泊,陈询放下手里的书,“为了何事?”
忠玉以为陈询会动怒。大内主管名义上管制大元城所有事务,可对东宫总要有个忌讳,无论处理的事情大小太子都要知晓,他刚才迟疑不说也是怕陈询生气。
“那两宫女嚼舌根,背后编排太子妃的不是。柴公公正好来东宫,听到了就吩咐奴婢将她们关进了悟所。”
“悟所”是惩戒关押东宫犯事者的地方,类似于大元城的明狱,只是规模不大,所收监的人也仅仅是东宫里的人。
陈询想宜阳宫里终是有人说闲话了。柴泊不经他允许就做主惩治东宫的人,也是急于杀鸡儆猴,不能让人说太子和太子妃的不是,再说,以柴泊的身份管制东宫,也是代表皇帝比较关心。
“柴翁素来待人宽厚不燥,遇事沉稳不惊,执事公正不偏,口碑如是,有他这次出面,日后东宫也消停些。”
没想到陈询这样讲,忠玉立即嫌自己笨,便笑道:“奴婢也思量着如何向柴公公表示谢过。”
“因长兄在,还有源伯,谢不必了,下次遇见他,我自有话说。”陈又拿起书。
忠玉想着太子妃和太子在外人看来琴瑟和谐,他要不是陈询贴身内侍,怎么也看不出两人的关系原来如此。太子这般镇定想必早有应对的法子,只是过不了多久,侧妃们陆续进东宫,原本就有个细络仗着手中有个世长子常常目中无人,再来几个女人又不知什么景象——这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是非多了就要惹事,再看太子的脾性,等到那几位侧妃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