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
刘子净回去后,刘府次日就派人送来了礼物。
临近端午,给每个姑娘送了五彩的绣线、香包、胭脂水粉一并吃的喝的等小玩意儿,此外每人还有专属的小礼物——给葡萄的据说是一本宫中御厨写下的食单;给秋露、含灵姐妹的是一根竹子劈开制成的竹笛和竹箫,寓意是同根同源;给小怜的是一套十八根的绣花银针;给小桃的是一把绘着桃花的檀香木折扇,扇动起来香风引蝶;给小青的是一整套内府刻本的李义山诗集;给苏九的是一副赤金累丝珍珠头面一套,包含三支发梳,一对步摇,一对发钗。尽管从价格上来说,苏九的礼物最贵,但是每个人因为得到了属于自己特别的礼物,都很开心。
得到了如此的看重,苏九也就确认了刘子净确实没有因为那天的“十八摸”而怪责自己,少女心事终于落了地,又美起来了。
青杳得到了一封十两银子的红包,月俸也涨到了五两银子,跟那些花儿朵儿的礼物比起来,青杳还是觉得银子最实惠。
五月初五,端午,放假一天。
尤妈妈一早就起来,雇了一辆大车,带着小姑娘们说要去庙里酬神拜佛,青杳说自己不信佛,打算进城逛逛,于是跟着尤妈妈她们的车行至城内,便跳下车径自往务本坊走去。
务本坊是青杳在长安最熟悉没有之一的地方。相比于其他里坊,务本坊并不大,但是太学和女学都在这里,只有一墙之隔。据说两学的前身曾是一位开国勋贵的家宅,以一片名为南湖的湖面隔开分成东西两半,一半是族中儿郎子弟的家学,另一半给族内女眷做女学,后来被皇帝嘉奖,这位老大人便把家宅捐出,后来成为了太学和女学。
很可惜,青杳她们是长安城招收的唯一一届女学生,结业后也均嫁为人妇,如今四散各处,未免可惜。女学现在三不五时也招收一些即将于皇室联姻的高门贵女,做一些婚前的礼仪培训,与当年青杳这样的平民也可以享受的顶级教育资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而太学却保持着三年一招的的传统,源源不断地向朝廷输送着人才,为平民布衣子弟提供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长安幻梦与上升通道。
南湖是大运河广通渠段在长安城的终点,每年自大运河北上的南方商船不计其数,将南国和海外的新鲜玩意儿运送到长安,也从长安或者更远的安西都护府和丝绸之路上将西域的商品再运往南国。因此处是两学校址,因此许多书商便带着江南私家刻坊刊印的书籍来长安做生意,南湖是两学私湖,外人不得擅入,但是坊中护城河穿梭而过,河两岸都是大大小小的书画文玩铺子,只要用心逛,一整天都逛不完,总能淘到很有意思的小玩意儿,哪怕不花钱也能获得很多乐趣,因此青杳一有空就总爱来这儿。今天是端午,又是逢五逢十的书市,书商们撑着窄窄的小船穿梭在护城河的河面上,挤挤攘攘几无缝隙,形成了一艘艘流动的书铺,青杳从一艘船逛到另一艘船,书商带来了不少今年新刊印的书,还有好多光看书名就想买的话本子,青杳只恨自己钱少住处小,否则就一船一船地买回去慢慢看才好呢!
青杳溜溜达达地逛啊逛啊,不知不觉已近日丽中天的辰光,日头高挂,暑热渐起,却在一套书跟前挪不开眼、走不动道了。
那是一套铜活字本刻印的《博物汇编草木典》,一套十册工工整整地装在一只黄色的香樟木书匣里,打开匣盖,传出用来防虫的淡淡芸香味儿,墨绿色的封皮,洁白细腻的雪浪纸,工整端正的匠体字,每一种植物不仅有详细的描述,还有精致漂亮的插图,青杳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可是也贵啊!书商要一两银子。
青杳几次下决心要买,又觉得真心太贵,自己刚过上没两天自给自足能糊口的日子,总要未雨绸缪存些钱,不好作如此奢侈的消费,于是抬腿走人。
走出两步又开始后悔,这可是书啊,读书人的事,怎么叫奢侈呢!而且那个书商说了,此次上京总共也才带来五套,开市没一会儿就卖出去两套,现在只剩三套了,这么一想,青杳又迈开腿回去。
就这么来回折腾了三五趟,书商都记住青杳了,笑着跟她开玩笑说她是“五过书门而不入”,比大禹还多出两回。
青杳最后一次回来的时候,这套《博物汇编草木典》就剩最后一套了。
书商说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哟,刚才有个郎君也来细翻了一阵子,说上前头打听点生意上的事,马上回来,你不买他可就买走了哦。
青杳恨不得跪下来抱住那个香樟木的书匣,谁也不给看,谁也不给卖。
最后还是买了!
青杳安慰自己,花出去的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自己,如此一想,神清气爽。
不过她也跟书商讨价还价搭了五个江南最新的流行话本子,书商直说青杳精明,青杳乐得合不拢嘴。
直到抱起这一堆书的时候,青杳“哦吼”一声脱口而出。
这得有十斤了吧。
果然知识就是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