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可贺清元却一直没有放松对楚家那边动静的探查。
燕四说到底,也是他自幼相识,相交甚深的知己好友。
这日他在园中看着新生的绿叶嫩芽许久,春风轻拂,底下人见等来了楚府那边密探的消息。
贺清元听了来人所报后一愣:“你确定,这消息是燕四亲自发的?”
手下点头。
他原以为燕峥留在楚府,早已经丧失了朝堂周旋的心性。
可如今,却被底下人看见他发了一封去往太长山给薛老的信。
薛老是燕峥的亲师傅,当年排兵布阵、兵书奇术全是他教授给燕四的。京城中有传言,薛老身后的弟子,非能臣而出名将。
千军易得,良将难寻。
可我朝一连三位名将都与薛老有关,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他儿子薛独,还有一个便是这位薛老曾经收的第一个徒弟祁连大将军。
京城中曾有传言,燕峥或许会成为薛老教出的第四位名将。
只是可惜,燕家遭难太早,燕峥也没了这个机会。
所有人包括贺清元在屡屡被燕峥拒绝后,都以为他早没有想过这些庙堂之事。
如今看来,燕峥分明早有自己的打算。
他轻笑一声,心中的忐忑一时间稳稳地踏在了实处。
下人不懂他的想法,只能疑惑发问:“公子,那这封信……”
“自然是快马加鞭地替他送去安南山,若是能请来薛老,只怕至少他这条命是彻底保住了。”
而薛老,也绝不会容许他留在楚府,受人折辱。
贺清元收敛了眸子,几乎不用看那信上的内容,便叫人将信送去。
这分明和他最初的目的相同,可他却觉得此刻的自己有一分卑劣。
春夜里楚府中群芳正好,白日里落了雨,楚江婉最爱在这样的时候于花园漫步。
府中人皆知晓她这个习惯,虽如今楚江婉已不再如从前那般认真赏花,可到了时候也总要出去。
这日一如往常,在小径行走之时,便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背影。
步履不急不缓,独身自小路穿过。
身影尽头处,是安居外客的疏落居,院门紧闭。
她想起来什么一般,皱眉:“这燕四始终留在我家中到底不是个规矩,也不知叔父与父亲是如何打算的。”
底下人进言:“原先听闻二娘子对这位很是上心,主君便纵了。”
“那也是叔父对她心有愧疚,小事尚可纵得一二,若等来日将人留在府中惹了祸事,却不知要如何安放了。”
下人不解,知道自家主子是个宽容又多忧愁的,只劝:“到底已经成了奴,主君想必是打算将人就这么留着,磨一磨性子,来日好用。”
燕四是一柄锋利的剑,可要为自己所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圣上对他的态度不明,燕四的性子也同样不是个好拿捏的。想必也正因为此,楚叔父才一直将人留到了今日,却没动过他。
“叔父如今不在家中,我去找父亲。”楚江婉转身离去。
次日一早,楚执宜一如往常朝女学学堂去。
女学之内每月考校一次,是以所有人虽然如今安稳进了女学,却无人敢懈怠。
女红作画自是不必论,是女娘子们最为擅长之道。
楚执宜如今混在其中,也算不得从前那般差了。
唯有政论诗文,是夫子亲自授课,也比旁的课程严格许多。
每每夫子提问,底下学生便战战兢兢,唯恐被选中。
楚执宜虽从前在母亲教养下看了些书,却是兵书居多,对于诗文政论也是一概不通。
她原先来此女学,只因为听见了崔家的名头,着意发奋。
这日苏夫子手捧一册书进来,道:“上次下学之时已吩咐大家提前温了《汉书》中《食货志》一则,可有人愿意讲一讲自己的见解?”
苏夫子问罢,在学堂内扫了一圈,便见司梦沅站起身来,道:“一曰食,二曰货,此乃生民之本,我朝兴盛皆在于此,既民生于本,则当耕其田,兴其事。当朝者若要理民,自也当著地之道,民是以和睦,当朝是以便于教化,则百姓亦知礼也。”
白奉吟一脸惊羡地看向司姑娘的身影。
“不错。”夫子赞道,“听得出司姑娘是用心温过书的,还有人有旁的见解吗?”
这书上一世楚执宜是看过的,好像还是与苏钰在一处时,见他认真,自己方才多看了两眼。
彼时她还挺纳闷,他怎么好端端对这政论之术有了兴趣,体恤万民此等事情可不像是他会想的。如今想来更是奇怪,他一个医药之家出身的嫡长子,更不像莫名会看这些的。
这几日回来事忙,楚执宜想着既大约看过了,便偷了个懒没用心瞧。
她自来是对这些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