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辽东善后
这一战之后,朱翊钧在后宫里整整呆了三天。
这三天朱由校请安,都没有得到他的召见。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朱由校惊讶的发现朱翊钧精神变得很差。
“当初或许已经应该听你的,如此辽东便不会有此大败。”
这是两人再次见面,朱翊钧跟朱由校说的第一句话。
“皇爷爷,孙儿的建议也不见得就好,若是真如孙儿所言,派两三万人去支援朝鲜,或许他们也会被建奴前后夹击,最后全军覆灭。”
朱由校这话也不全是安慰朱翊钧。
在他心里对于明军和八旗的战斗力的看法,一直都是八旗远高于明军。
以野战为例,如果是九边的精锐,或许两个能打一个八旗兵,若是普通九边士兵,或许三个能打一个。
普通的卫所兵只怕是四五个打一个。
当然这个几个打一个,并不是单单拎出来,他们的战斗力对比。
而是上万规模的军队对战时候的战斗力对比。
当然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不过这却是朱由校定下的标准。
“你不要安慰我,哪怕真如你所言,派两三万人去支援朝鲜,哪怕是全军覆灭也比现在要好许多。”
朱翊钧看着朱由校,有些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自从他登基以来,大明还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
这三天,他也仔细复盘了这次战败的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轻敌,之前努尔哈赤主动进攻一战,从伤亡人数上看,双方平手。
不过那是建立在,两次大的战斗,明军都有兵力优势,而且那时候的士兵是九边的精锐
可这次,是努尔哈赤占据了兵力优势,大明派出的六万人,有三万多是没怎么见过血的士兵。
一正一反,大明的战斗力自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还有就是低估了八旗兵的战斗力。
原本朱翊钧觉得攻打朝鲜的八旗兵想要回援,速度绝对不可能那么快。
可没想到朝鲜人这么不堪一击,十分顺滑的就和谈了。
最后就是分兵,原本想着分兵可以柿子先捡软的捏,给将士们涨涨士气。
可没想到士气涨过了头,前线的大将玩起了分兵,给了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机会。
如果杜松没有分兵,两万人聚集在一起,纵然打不赢努尔哈赤,起码能拖一阵,等到贺世贤赶到。
双方四万大军集合到一起,战损比可能会好看一些。
现在倒好,两次大战下来,大明损失近六万人。
六万人什么概念?
没打这两场仗之前,辽东的战兵一共也就六万人。
相当于这六万人,两战直接送了出去。
现在的辽东,算上之前从其他地方调过去的士兵,加上之前的战兵,有作战经验的不过一万多人。
还有五万多,是去年新招募的士兵,而且有两万是去年十月才招募的士兵。
若不是有长城可以依托,努尔哈赤就靠着这胜势,甚至可以席卷辽东。
“皇爷爷,您也太悲观了,我大明固然伤亡三万余人,可建奴伤亡想必也不会少。”
“根据咱们去年得到的情报,八旗一共不过六万余人,两战下来,他们起码伤亡也在三四万人。”
“对于大明来说,六万伤亡算不得什么,可对于建奴来说,三四万人就是伤筋动骨了。”
“依靠孙儿的判断,他们短期之内不可能再起战端,而我大明缺的就是时间。”
“随着燧发火铳的普及、新式火炮的铸造,辽东的防御只会越来越坚固。”
“再给大明一两年的时间,推平赫图阿拉完全没有问题!”
朱由校其实也不知道女真人伤亡多少,上次杨镐的战报并没有汇报,不过根据他的猜测,以杜松和贺世贤的能力不至于伤亡三万多人,连一万都拼不下来。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建奴八旗兵能这么快回防,只能说明朝鲜人和他们达成了协议。”
“依朕看来,朝鲜人或许不会向他们称臣,不过上贡互市的条件肯定少不了。”
“这次也不知道建奴从朝鲜劫掠了多少东西,还有那么蒙古人,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因为此战对大明有什么想法。”
朱翊钧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朝鲜和后金和谈,这就意味着努尔哈赤多了一个后勤基地。
努尔哈赤的八旗兵为什么只有六万人,不是他们的青壮男丁不够多,而是养不起更多的人。
可是有了朝鲜之后,他们可以供养更多的战士。
“经过此次的教训,朝鲜总不至于还不知道训练士兵吧?”
朱由校微微皱起了眉头。
“朝鲜的党争比我大明还要严重,他们之前能供养十万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