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初入临水鬼镇
苍灵山与世隔绝,山中人烟稀少,只有零星几家猎户在此居住,大多以种地和捕猎为生。
近几年不知为何,又陆陆续续从外地搬迁来了不少户人家,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镇。
此地借着个山清水秀的名头,便取名为灵秀镇。
住在这里的居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唯求个温饱。
原始地自然条件下,拥有劳动力的人家,自然是吃喝不愁。
孤儿寡母的家庭,往往是最为辛苦的。
一行人趁着月色正浓,黎明未至,便从道观出发,到达这座山下小镇之时天色才开始蒙蒙亮。
阿虞习惯性地走到自家门口,发觉屋里还亮着昏黄的灯。
他敲门大声喊道:“阿娘,我们回来了,开开门。”
一会儿的功夫,屋里传出来了响声,有人疾步走了出来,一步步地靠近院外大门。
“吱呀”一声,原木大门被推开,一位年轻的妇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美妇人抬头便看到阿虞和他身后的两人,露出满脸的惊讶:“虞儿,你怎么一大早回来了?”。
也许是一夜未睡,妇人眼底透着青黑,尽是疲倦之色,语气却格外温柔。
阿虞语气低落,撒娇般答道:“阿娘,师傅他说他有事要离开了,便顺路送我回来了。”
玄真接过话对妇人道:“我有点事要回去一趟,阿虞就再次托付给你了。”
妇人先是疑惑,又转为无奈道:“大人,我明白。可你知道的,我带着阿虞的日子很难,望早日有好消息传来。”
玄真微微皱眉,抬手指向堂屋,道:“进屋说。”
妇人闻言,警惕地打量了一下周围,随后便将玄真迎进屋里。
舒羽隐隐得知妇人与玄真是旧相识,可她并不想参与他们之间的牵扯,索性转头打量起这座院子来。
整个院子大小适中,青砖黛瓦,由堂屋到大门这段路皆由鹅卵石铺就。
院里所有设施一应俱全,比起玄真那座破道观不止好了十倍。
一看便是专门修建而成的别院,整个村镇也找不到几家这样精致低调的建筑。
尤其是屋子的主人是个会收拾整理的,即使两人住起来空荡荡的地方,也能打理得还算温馨舒适。
舒羽暗自揣摩:远在边陲,背靠青山,住得起这种房屋的人家理应是个不差钱的。
想到此处,舒羽在心中叹了口气:果然夏国已不复当年了。
不到一刻钟,玄真与阿虞的娘亲两人便一前一后从屋子里出来。
妇人手中提着一个包裹,双眼炽热地望向玄真:“大人,事情就拜托你了,我和虞儿能不能走出这里全仰仗你了。”
玄真微微点头,从身上掏出一个钱袋,从里面拿出了两锭银子递到妇人面前:“拿着这钱日子好过点。”
妇人望着递到自己面前的银子,眼中含泪连连道谢:“谢谢大人,翠儿此生无以为报,下辈子当牛做马定会报答于你。”
玄真眼底无波无澜,只是淡淡道:“不谈报答,我也不再是什么大人了。”
妇人低声回答:“是。”眼里闪烁着泪珠,接过玄真给的银子,然后转头对阿虞说:“要记得你师傅这些年的教导养育之恩,以后若是发达一定要报答。”
阿虞瘪瘪嘴,像是快要哭出来:“我明白,娘亲。”
天光破晓,有打鸣声从远处传来,妇人有些焦急地对阿虞说“阿娘要赶着天亮之前去钱府给他们送绣品,便先走了,你等会儿送送你师傅。”说完便朝玄真点点头,出门去了。
目送着阿娘出门去后,阿虞不舍道:“师傅,舒姐姐,大黄哥哥,你们路上小心。”
玄真垂头看着阿虞,叮嘱道:“道馆里的藏书,全都给你搬下来了,要记得刻苦用功。”
舒羽这时才注意到,玄真今日换了一件白色绣云纹道袍,不似破道观中那身粗劣布衣,而称得上是质量上乘,做工精致考究。
袖口处点缀了一圈圈的银纹,宽大的袍子用腰封束起,挺拔俊逸。
她望着玄真,白发白衣清冷出尘,纵使满是关心的话语,出口仿佛淬了寒冰,十分生硬冷漠。
舒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真是面冷心热,口是心非。”
一直默不作声,闭目休憩的大黄被惊醒,开始抱怨起来:“话是这么说,可把俺累死了。俺一个人搬运那么一大堆,那么重。”
它一大早便被叫醒,扛着一大堆东西穿山越岭,刚才趁着众人交谈之际偷偷打了个盹,此时又被饿醒了。
大黄抱怨完一通后,才注意到情绪低落的阿虞,只得无奈伸出爪子轻轻地拍了拍阿虞的头,难得正经地叮嘱:“小阿虞要好好学习,不然俺就白白受这罪了。”
阿虞低头默默,看不清脸上的情绪:“我知道,大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