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将军︰
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
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 ... 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
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榖、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
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
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尉︰
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傅︰
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命钟繇为太傅。
太常︰
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仆︰
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
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
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
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
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
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
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
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事︰
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
主管仓榖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
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
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
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
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
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
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
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管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
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
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
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