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丞相
赵新的话一出口,全场瞬间落针可闻,安静得仿佛皇陵地宫。
刚才还群情激愤的百官,瞬间冷静。
这时。
杨彪出声了:“文优先生,朝廷用人,全在自愿,何故动刀动枪,若有人不满新制,放其离开便是,否则,就是强行任命,又有何用?”
李儒听到这话,露出一丝笑容。
主公当真料事如神,杨彪还是开口了。
呵呵,这是当老好人卖人情给这些文武百官,想让他们记他杨彪的好。
可惜,主公早已经洞穿一切。
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主公预料之中。
想到这里,微微点头:“文先公所言极是,太后也确实不愿多造杀孽,所以早有安排。”
说着,幽幽的目光落在众文武大臣脸上:“诸位,你们与太后与先帝好歹君臣一场,若是不愿接受新制,请留下印绶速速离开,离开之后,诸位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任何限制。”
李儒的话,反而让文武大臣更加忐忑。
真能离开?
不会在城门口埋伏一队人马吧?
还是另有诡计?
这时,曾经投靠董卓的城门校尉伍琼咬着牙问:“当真放我们离开?”
李儒笑笑:“太后连董卓的家眷族人都能赦免,何况你们?”
这话一出口,伍琼想都不想地拱手:“既然如此,伍某告辞。”
说着,摘下印绶,放在地上,转身就走。
有伍琼带头,便有人跟上。
人越走越多,原本一百多人的德阳殿内,只剩下稀稀拉拉的三十来人,一下子走掉七成之多。
德阳殿瞬间冷清下来。
李儒却露出更加得意的笑容:“还有人要离开吗?”
没有人回答。
李儒再次提醒:“本侍中要说的第三件事情,可比前两件更严重,诸位,现在不走,本侍中怕你们受不了。”
还没有人说话。
李儒见状,收敛笑容,淡淡道:“这第三件事情,依旧与董卓有关,不过是封赏,董卓弄权时,满朝文武无一人敢仗义执言,唯独执金吾、原乡候何勇敢于挺身而出。
“原乡候不但在危急之时挺身而出保护太后与渤海王,更暗中招兵买马训练精锐,于今日一举斩杀董卓,铲除国贼,还以两千之众对抗董卓余部五万余人,并最终大获全胜。
“原乡候救太后,除国贼,灭叛军,以一己之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功劳卓著,忠勇无双,当封丞相,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掌管天下一切军政大权,辅佐太后与天子重整朝纲再兴炎汉。”
李儒的话出口。
德阳店内再一次炸开锅。
声音比刚才更大。
连杨彪都被惊掉下巴。
丞相!
大汉朝多少年没设过丞相了?
丞相是什么?
就是权臣的代名词。
汉朝建立之初,还有丞相,而且权利极大,后期设置三公便是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利。
待到光武帝登基,便彻底废除丞相制度,到现在近二百年里,再无丞相,便是权势滔天的窦宪、梁冀也没敢当丞相。
董卓也没敢明着说要当丞相,而是用了“相国”这个词眼代替。
可现在,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太监,却要当丞相。
这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个消息传出去,绝对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影响力,比某个州牧忽然自立旗号当皇帝还强大。
小太监是活腻了?
还是真就蠢到这个程度?
坐在主位上的刘协也被惊呆了,不是说太师吗?怎么变丞相了?
太师还只是个名义上的职衔,是个虚名,没有对应的实际权力,只是听着好听。
可丞相却是实打实的权臣,名义上就能总理全国的军政民生等一切事务,属于可以合法合理地架空天子独掌朝堂的职位。
高祖在位时都压不住那些个丞相,何况现在。
帘后的何太后听到“丞相”一词,心脏“咯噔”一下,眼睛瞬间瞪得老大,用满是不可置信的眼神盯住何勇,满腔热血瞬间冷却,化作无穷的怒火:“你——”
何勇再次堵住何太后的嘴巴,轻柔地安抚何太后的情绪,使尽各种手段。
直到何太后情绪缓和,这才轻声道:“太后,太师也好,丞相也罢,都没区别,目的就是刺激众文武的底线,你看,这不,连杨彪都坐不住了,效果是不是很好?
“这么一来,还愿意留在朝堂的就是大大的忠臣,人少,但全是忠臣,岂不是更方便太后掌控大权?
“先掌握大权,再慢慢挑选忠诚能干的自己人填充朝堂,最多三五年,朝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