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这古都的美名,竹西的风景如画,
我放下行囊,稍作休息,踏上新的旅程。
走过十里春风,眼前是青青的荠麦,
自从胡人的马匹窥视过长江,
这废弃的城市和古老的树木,
都似乎厌恶再提及那战争的残酷。
渐渐进入黄昏,清冷的角声在寒风中吹响,
这一切,都在这座空城中回荡。
杜牧那才情横溢的诗人,若他如今再次来到这里,
也必定会惊叹这变迁。
即使他擅长写那些关于豆蔻少女的诗句,
描绘青楼美梦,也难以抒发这深深的感慨。
二十四桥依然屹立,波心荡漾,冷月无声,
我思索着桥边的红药,每年为谁绽放?
爱情,就像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让人在其中摸索、徘徊。人们总是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对于遥不可及的,总是心心念念,如痴如醉;而对于轻易得到的,却又常常熟视无睹,轻易放弃。
有时,命运似乎在捉弄人,让人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那种心动与激情,就像烟花绽放般短暂而绚烂,最终却只能化为虚无。人们试图将错就错,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不甘,却如同刺一般,让人难以真正释怀。而有时候,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那种无奈与遗憾,就像一首未能完成的旋律,总让人心生惋惜,感叹时运不济。
爱情,就是这样一场充满变数的舞蹈。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节奏,却总被现实的种种因素所牵绊。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文华与李金玉却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天地。他们并肩走在宽阔的道路上,步伐略显沉重,不时有几滴细雨轻落在他们的脸上,带来一丝凉意。
文华轻轻地抬起头,望向李金玉,眼中闪烁着感激与不舍。她知道,这个时刻是他们即将告别的时刻,他们将各自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可能再也无法像现在这样并肩前行。她不想让这份感情就这样消失,但命运的安排却无法改变。
李金玉感受到了文华内心的波动,他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学姐,不要难过。我想我们的友情不会因为分别而消散,它会像这细雨一样,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文华听着李金玉的话,努力消化着内心不舍的情绪。她突然紧紧地抓住李金玉的手,深情地说道:“李金玉,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开导和鼓励。虽然你是我学弟,但你的智慧和成熟总让我感觉像是一位老师在指引我。无论将来我身在何方,我都会铭记你的情谊。虽然我们相处不多,但这些经历会成为我的珍贵故事册,我会时常翻出来阅读的。”
李金玉在与文华依依惜别后,便搭乘车辆踏上了前往娄县四中的旅途。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好友凯子的关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凯子在这所学校的状态如何。
娄县四中位于娄县县城与娄县三中之间的树镇,这个小镇自古以来就是驿站的要塞之地。早在清咸丰年间,树镇便已经商贾云集,商业贸易繁荣活跃。如今,一条国道大动脉穿镇而过,使得怀市、邵市、衡市、娄市等地的陆路运输都汇聚于此,为树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和经济动力。树镇因此逐渐发展起来,甚至赢得了“小香港”的美誉。在这个繁荣的背景下,一些三线歌手也纷纷前来此地走穴卖唱,为树镇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治安问题也随之而来。树镇上住宿、餐饮、歌舞厅、游戏厅、按摩店等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不少周边的小混混聚集于此。李金玉对凯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学感到有些担忧,尽管他听说过四中的学习氛围比三中要好,二本率也高出不少,但他仍然想要亲自去看看,了解凯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当李金玉抵达四中门口时,恰好是下午第一节课上课的钟声响起。无奈之下,他只好先前往门卫室打听消息。然而,无论他如何询问,门卫室的保安都置若罔闻,只是冷漠地回应:“不知道,不准进。”李金玉只能站在门卫室外等待,时不时还遭到保安的驱赶。
好不容易熬到第一节课结束,偶尔有学生趁着课间休息出校活动。李金玉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挨个询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凯子的人。然而,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开始,他仍然没有找到任何认识凯子的人。于是,李金玉决定在附近逛逛,等到放学时间,凯子总会出来吧。
然而,他刚刚走出不到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