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刘邦笑了
“苟敬给孤找的这人不错。先是送来了世上最富有的戚姬,看这势头,又要把那在常山憋屈着的有能耐的张耳给我整来了。”
在听了苟敬在彭城杏林深处整的活后,刘邦很是高兴。要是把项羽手底下的那些个将啊王啊的都收拢到自己麾下,也许,在打仗方面不如项羽的自己,可能会有了与项羽的一战之力。
自己打仗不厉害,诸侯中有的是人。
“可是,韩翊那人也太轻狂了点,那次跑到戚里,把他和苟敬都打了个多半死。自己人,犯得着那么狠吗?”张苍第一次在刘邦面前提出了对其他人的质疑。
旁边的张良和夏侯婴都知道他这是对韩翊用下作手段把陈平从项羽处逼过来不满。可是这主意是张良和韩信共同出的,令是刘邦下的,夏侯婴传达,韩翊才是最终的执行人。
张苍的话一竿子扫了刘邦跟前的所有人,大家伙都笑得尴尬。
不过张苍并不怕,因为这是陈平要他这么做的。他人翁婿俩,一人是刘邦的机要,一人手里捏着刘邦整个的情报机构,等于是掌握了刘邦的眼睛。最要命的是,刘邦还在陈平的屁股底下架了一把火,把他节制诸将军的事挑到了明处。
这时候,如果陈平再像郦食其那样处处与人为善,简直是在以雷电的速度向地府开进。张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翁婿俩痛定思痛,商量好了之后,就猛下了决心,誓要与刘邦重臣身上不痛不痒的缺点死磕到底。
刘邦心里明白,张良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夏侯婴虽然不满,但是架不住陈平是刘邦安排在他头上的上司,也不好把脸子甩到明处。
大家都知道韩翊是张良这头的人,等了半天不见张良开口,夏侯婴见刘邦的神色不对,便打了个圆场,
“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是换了俺,俺也不一定做得比韩翊好哩。俺觉得这样挺好,至少把苟敬的姚记顺理成章地安在彭城了。”
张苍没有再说话。
夏侯婴便说起了彭城的种种。
“听说那些个诸侯对范增的做法很是不满。有的说他是狐假虎威,还有的说他是假公济私,借着鸡毛当令箭。”
张苍在记录着。他的小篆一直写得又好又快,这是秦朝廷培养出来的。
“只有这些?”这些个流言显然低于刘邦的期待。
夏侯婴当场愣在了原地。
张良看着他,半解围道,“你们可以在彭城再添一把火。就说范增在为范家谋退路,他对项羽能坐稳江山没有十足的把握。流水的王室铁打的世家,说的便是范家这样的家族。”
可是,说这些有人会信吗?范增现在,已然是项羽之下的万人之上了。只要刘邦没有提出异议,夏侯婴再不解,也会照办,可疑惑依然还在。
刘邦笑看了他一眼,“婴不用太多顾忌。是不是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各家诸侯都在气头上,只要夹杂着真话的谣言顺了他们的心,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会把它当成是泄愤的话到处发泄的。”
这是当初陈平从彭城前往修武,经由羑里时用谣言击退范增追击大军时,张良给刘邦解说的。刘邦这个学生,极聪明,往往能举一反三。刚才的话,便是刘邦悟出来的。
牢骚发得多了,不用别人怎么鼓动,都会让自己草木皆兵,最后自己把自己吓得落荒而逃。
这是一个攻心的战术,陈平精于其中,张良也看得透彻,刘邦早在还是泗水亭的亭长时,这种心术早就用得烂熟。
本来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就没有技术含量地直接把最好的地给了自己,让那些立了功的人最后得到的还不如本来就有的多,本来就有怨气。虽然各家诸侯或多或少地有小妾进门,有开销,范揭娶妻也很重要,但是别人花自己的钱和自己花,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种怨气又加深了一重。私底下有讲不完的议论纷纷。
刘邦很是满意,他问夏侯婴,那话传出去后各家诸侯都有什么动静?
夏侯婴照实直说,“那些个家大业大的,倒也只把不满停留在嘴边暗处,明面里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乖顺得很。”
这话很耐人寻味,刘邦看了他一眼,“哪有话只说一半的?夏侯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藏着掖着的?”
“那些个小的诸侯,像上次韩翊搭上线的常山那头,一直苦苦地咬着牙撑着,听说张耳的一日三餐,连九江王底下一个中等的官吏都不如。韩翊做生意没在常山讨到好处,还时常地进贡一些金的银的上去,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夏侯婴说的这些都在刘邦的意料之中。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要到时候能把张耳给顺过来,韩翊花的这些都是小钱。最重要的是,戚夫人可给刘邦带来了足以支撑着颠覆天下的财富。
“那张耳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是陈馀,项羽封给他的南皮三县,本就是极贫瘠之地,即使没有范增这一出,他的财税也是常年地入不敷出。听说有一次韩翊去张耳处送财宝回彭城的路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