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 (十六)建议迁都

(十六)建议迁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恒知道,望都之战不是辽国最后一次南侵,以后肯定还会出兵,攻势一定还会更加猛烈,必须早做准备,于是祭出了屡试不爽的终极大招——征询对策,也就是开会。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大家集思广益,总会有办法的。又所谓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开一次会就能解决的,如果没有,就再开一次。众大臣陆续走进会场,赵恒看了看手表。开会时间到了,请来了的同志签到,不可以替别人代签,没有来的同志按照旷工处理。这么重要的会议,有的同志竟然迟到,简直无组织无纪律。

按照赵恒任人唯亲的个性,只用亲的,不用对的,参加会议的文武大臣大多是他的亲信。这些人打仗的实操水平不咋地,但是理论水平相当扎实过硬。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拼命表现自己。这个说,关于如何防备辽军南下,其实非常简单,在老板英明领导之下,我们大宋朝坚如磐石,众志成城,能够挫败一切来犯之敌。那个说,辽国是帝国主义,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穿,不必害怕。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边关将士拼命,我们则坐享其成。

赵恒不愧为最高领导,高瞻远瞩,深知群策群力的优势,于是综合每个人发言的长处,拿出了一个最稳妥最优秀的方案,然后向大家出示了阵图。

首先以魏能为前锋,率领六千骑兵屯驻于遂城,也就是威虏军。杨延昭率领五千骑兵屯驻于保州,田敏、张凝率领五千骑兵屯驻于北平寨。三部军马组成铁三角,相互策应。一个遇袭,另外两个马上救援。这样安排的策略是,如果辽军越过保州,威胁定州主力部队,则前锋部队,从敌人背后攻击,使其腹背受敌。如果辽军不攻击定州,选择直接南下,前锋部队则攻击其粮草辎重,截断粮道,使辽军无法获得补给。

接下来是主力大阵,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共计六万人马全部集于定州,沿唐河结成大阵,还是由百战百败的大将王超统领,桑赞为副帅,协助王超。策略是,辽军来了就坚守勿战,等到辽军杀累了抢累了再进行攻击。敌人来了不迎头痛击,要等敌人累了再打,这是什么道理?要是敌人越打越来劲,难道一直按兵不动吗?

孙全照和李重贵坐镇中阵,孙全照领兵八千驻守宁边军,李重贵领兵五千驻守邢州。策略是,扼守东西路,阻止敌人逃窜。如果敌人逃窜,则与定州主力部队、前锋骑兵一起合兵追击。

石普统兵一万驻守莫州,担任侧翼。策略是,敌人如果北逃,则向顺安军移动,断其西山之路。如果河水结冰,敌人向东逃窜,则与孙全照配合攻击。最后则是后阵,其余重兵集结于天雄军。

如此排兵布阵,共计有十五万人马,有前锋,有中锋,有侧翼,还有后卫。真是攻守兼备,天衣无缝。宋朝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以北皆是战场,前锋虽然是第一道防线,但是毕竟十分脆弱,敌人随时可以攻下或者绕道,所以才有侧翼及主力大阵,后阵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其核心战略就是以唐河为屏障,拒敌于唐河以北,使敌人无法威胁中原腹地。

阵图包罗万象,算无遗漏,不但规划好了敌人进兵的路线,而且连敌人逃跑的路线都提前制定好了,真是天衣无缝。一经面世,就受到了追捧。人们大声叫好,说道如此神机妙算,必能大展神威,打出大宋的气势威风。

老板,别看你没有打过仗,但是精通兵法,比大宋第一战神赵匡胤还要文韬武略,佩服佩服!

老板,你连敌人逃跑的路线都算出来了,真实未卜先知,厉害厉害!

辽军前锋兵分两路,一路由萧挞凛带领,进攻遂城。一路由萧观音奴带领,进攻顺安军。开局十分顺利,遂城和顺安军相继落入辽军手里。不仅如此,萧挞凛还俘获了遂城将领王先知。既然你先知先觉,为什么做了俘虏呢?

旗开得胜的辽军又把快刀指向了北平寨和保州,北平寨的守将是田敏,保州的守将是杨延昭。杨延昭是最擅长打守城战的将领之一,创造了‘冰守遂城’的神话。为什么说他是最擅长打守城战的将领之一呢?因为瀛洲知州李延渥的守城战打的一样的出神入化,叹为观止。

辽军在北平寨和保州吃了瘪,竟然没有啃下这两根硬骨头。萧太后于是效仿赵恒,也拿出了看家法宝——开会。大家都说说,明明北平寨和保州只有区区几千宋军,怎么打不下来呢?是你们不用心,还是对手太厉害了?早就跟你说过了,打仗是真刀真枪,不是玩王者荣耀。王者荣耀里面被砍一刀,只掉一滴血,但是打仗被人砍一刀,就会没命的。萧挞凛却说,但是拼多多里面砍一刀,怎么没有一点动静呢?萧观音奴亦有同感,我找了几百个亲朋好友帮忙砍一刀,也没有砍下来。

萧太后最后拍板决定,既然北平寨和保州是硬骨头,不但啃不下来,而且硌到了牙齿,那么就去进攻别的地方。这是十分灵活的战术,与其和田敏、杨延昭死磕,不如换别的地方打。这就像是做选择题,觉得甲不对,就选乙吧。萧太后决定和赵恒赌一把大的,于是和耶律隆绪带领大军进攻瀛洲。萧挞凛和萧观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