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时间往回倒推16天,定格在阳历7月7日这天上午11点左右。
白泽村,是湖北省西南部的某个普通的小村庄,这里地处祖国内陆腹地,气候优越,水稻一年两熟,自明清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白泽村是典型的南方水乡村庄,村子四周被一块块稻田围拢,仅有几条小路与村庄相连。
一条小河从村子旁流过,绕大半个村子而行,这条小河的水可是周围十几个村子灌溉的用水来源。
青绿色的稻田里,水稻随着微风起伏,形成一道道不规则的波浪,此起彼伏。
这个时候,田里的水稻已经结完稻穗,果实饱满,把植株都压弯了腰。
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少量的叶尖已经开始泛黄,再有两、三个星期,所有的稻田就会变成金黄色,那个时候就是收割的季节了。
这个点太阳已经比较晒,加上不是农忙的时节,村子周围的小路上几乎没有行人。
田间的田埂上,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一捆很大的柴薪在田中穿行,柴薪上的树叶都还是新鲜的,看来这些柴薪都是刚砍的。
田埂能落脚的面积很小,而且长满了各种杂草,女孩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挪动,万一要是摔倒在别人田里,损坏了庄家,可是要挨骂的。
白泽村四周都是农田和水泽,农村烧火所需的木柴,都需要去北边离村800多米外的那片山坡上去砍。
那片山坡上种的树木都属于白泽村集体所有,村民们一般都是在这边砍生的木柴,背回去放在院中晒干后用来烧火。
按照村里约定俗成的规定,大的树和人工种植的树不能砍,只能砍那些野生的灌木或者杂树当柴烧。
背上的柴薪相对于女孩的身形还是过于沉重了些,估摸着有40、50斤重,压得她的腰完全不能直起来,脸上和额头上都是汗水。
从山坡那边到这里直线距离有500多米,走村庄平坦的小路确实好走一些,不过路程起码要走多三百来米。
女孩明显是为了节约路程,才冒险从田间难走的田埂上抄近路。
经过一番艰难的穿行后,女孩终于走出了稻田,在路边一颗树下把沉重的柴薪放下,就这么坐在树荫下休息一会,揉一下两边的肩膀,擦一下脸上的汗水。
也就放下了柴薪才能看清,这是个16、17岁左右的女孩,上半身穿着打了补丁的碎花格子布衣,下半身的军绿色裤子尺码有些大,用一根布条束腰。
可能有些营养不良,脸上都瘦脱了像,长期干农活导致皮肤晒得有些黝黑,从相貌上来说,女孩还是蛮清秀的,透露出一股质朴的美,特别是那双大眼睛,特招人稀罕。
休息一会后,女孩又重新背起柴薪,向不远处的村子走去。
走到村口后,女孩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向第二户人家。
这第二户人家的房子还是土胚房垒起来的,看起来也有很多年头了,相对于村里大部分砖瓦房和水泥房来说,也可以看出这户人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
院子的围墙还是稻草和泥巴糊的,经年日久,都是雨水冲刷留下的痕迹。
此时,院门是开着的,不过院子内静悄悄地,完全看不出是否有人在家。
女孩把柴薪放在了路边,走到第二户人家的院门前,犹豫着要不要走进去。
这个时候,左边厨房的小屋内走出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手上端着一个塑料盆到院中倒泔水。
中年妇女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的女孩,热情道:“是小芳呀,太阳这么晒,别站在门口,看你这满头大汗的,快进来喝口水,解解渴。”
女孩笑道:“魏家婶婶,我砍柴回来路过你家门口,就想看看‘宁子哥’回来了没有。”
中年妇女:“你宁子哥啊!他还没回来呢,他们学校7月初放假,估摸着也就这两天会到家。”
女孩失望道:“既然宁子哥还没回来,我就先回去了。”
中年妇女突然看到女孩的右手背上的伤口,惊讶道:“呀,你的手怎么受伤了,快进来,我帮你捣点草药敷一下。”
女孩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把受伤的手藏在了身后,连忙拒绝道:“魏家婶婶,不用麻烦了,一点小伤而已,我砍柴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划了一道口子,早就止血了,明天就没事了。”
中年妇女:“止血了,也得敷点草药啊,万一发脓了就麻烦了。”
女孩说道:“没事,我回去自己捣点草药敷上就行了,魏家婶婶,既然宁子哥不在,我就先回去了。”
女孩说完,背起地上的柴薪就走了。
“唉”
中年妇女看着女孩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这孩子命苦啊!
此时,离白泽村600多米远的那条泥巴路上,一辆即拉人,又载货的三轮车在路边停了下来。
三轮车的车厢上,跳下来一个干瘦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