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敲定
很多事情做了只需要那一刻的决心和启发。
比如王赓的这个财税警备司军官培养工作,君子六艺,中国古代传承近千年的文化,多是瑰宝。
其实单看从西点军校进修回来,也不过是即世界的战略思想培养方针的成果。
相较于老祖宗的经验,其实不值一提。但这个时代人人都追求“新”这个字,仿佛只要是新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却往往并未探寻,传统中的精髓,优秀的文明。
税警总团,财政税务集团背靠资本,所以王赓评估下来它,并不缺经费。
更多的是要培养军官的战略思想,而接洽我的正是宋子文,可以说宋家并不缺钱,甚至不仅仅是富甲一方。
宋子文,想要在他任财政部长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
王赓想起来他的一番话。“我要见的是一支非正规的部队,但却一定要比正规的部队更先进,更勇猛,更是一把利器。在我需要的时候,或者说祖国需要的时候,剑指何方皆听调令。”
当时我的回复是,“先生,我会考虑。”想起来自己终究是年少轻狂。觉得参谋的军事工作,不上战场,应从地方做起。
东北地区奉系军阀势力集中,我能施展的空间并不大。所以不如培养军官人才。
而此时不受于多种势力的限制,实力在预想中则会达到顶峰。
且在宋子文的大力经营下,变成了一支连国民党内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将指日可待。
毕竟,税警总团,将运作于摊还八国银行团借款的盐税剩余款项。
一切编制、装备、人事全凭宋子文意愿行事,别人无权过问。
这种特权,将会得以很好的发展。
毕竟,从记忆中看,蒋一开始,以为只是一支无足轻重的小部队,不以为意。
蒋手下的特务机关虽然神通广大,但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搞不好要引火烧身。谁都知道蒋介石的婚姻是政治婚姻,蒋要借助宋氏家族与美国联系。
宋子文历来不买老蒋的账,两人意见不和时,宋子文就趁机把一个微不足道的税警总团搞成一支精悍的武装,其实更多的是两方势力的拉扯。
而王赓要做的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培养自己的军中威望,军官后生。
要做的避免它,军权易主,残害同胞。围剿红军,始终都不是同为中华血脉的中国人应该做的。
好男儿赢在战场,抵御外敌的战场。这是王赓这辈子,誓要完成的目标。
而此次筹备工作将在北平区域的天津开展,有港口,有码头。有军火,有训练基地。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把自己从哈尔滨调回北平。
不让蒋发现自己站队的趋势,同时悄然的培养自己的话语权。
看来此番是要,找些看的过去的把柄,激起一番事端才好,
这样才不枉读了那么多兵书,最后汇成的那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不费一兵一卒才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