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略方向
陈子昂有理有据的分析,很显然比罗大刚的建议更具有说服力,赢得了众将的认可。
可是大帅陈儒却依然没有表态,因为他现在需要的是用一场胜利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而不是像是丧家之犬一般撤退。
现在周边地区出现了不少的王朝军队,形势对他们也越来越恶化,可是也还没到必须要走的地步。
毕竟王朝军队一时半会也还无法将他们清河军一口吃掉,王朝军还没那么强的实力。
陈子昂在侃侃而谈的时候,自然看到了陈儒脸上的犹豫色,也大致的猜测出了他此刻的内心想法。
毕竟作为新的大帅,要是就这么灰溜溜的带着部队撤退,会极大的影响他这个新大帅的形象和权威的。
“我们撤退在必行,因为清河行省靠近重兵驻扎的京畿行省,而且又是四战之地,不适合我军休养生息和长期发展。”
“撤退不是害怕了王朝军的逃跑行为,而是为了咱们清河军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次主动性的战略转移,毕竟等我们的实力强大了,还会打回来的。”
陈子昂将撤退说成是战略转移,听起来要顺耳许多,让众人的心里更加的容易接受。
“那我们要往哪里转移呢?”
陈儒也知道清河行省现在的确不适合长期驻扎,可是往什么地方转移,又成为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毕竟现在各个行省要么是王朝军队控制,要么是别的起义军占据,压根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
一旦他们离开了清河行省,又无法在别的行省立足的话,那到时候就会演变成为一支朝不保夕的流寇,这不是陈儒所愿意看到的。
陈子昂顿了顿回答道:“回禀大帅,我建议去南下去东江行省。”
“东江行省?”
众将闻言后都是满头的雾水,毕竟他们只是听闻过东江行省,实际上对东江行省一无所知。
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清河行省,甚至连东江行省的方位都搞不清楚。
这些将领中,刘一刀,罗大刚和蒙建波打仗是一把好手,冲锋陷阵不在话下。
可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们对于地图一类的东西不怎么感冒,传达命令也都是靠着传令兵,写命令靠幕僚。
现在听陈子昂说要去东江行省,他们都是大眼瞪小眼的,眉头紧蹙。
“东江行省我倒也听说过,可是此去数千里,路途遥远,是不是太远了一些?”
幕僚长吴燕青倒是大致的知道东江行省,可是他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是知道很远。
“的确如同吴大人所说,从清河行省到东江行省,此去数千里,路途遥远不说,而且要途径好几个行省,沿途有王朝地方守备部队驻扎,也是一个阻碍。”
陈子昂旋即话锋一转道:“可是东江行省远离王都,王朝中央军部队鞭长莫及,我们需要对付的仅仅是一些战斗力孱弱的王朝地方部队,以我军的实力,应该能够轻松应付。”
“而且东江行省地处南方,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拥有充足的兵员和粮食,一旦我军抵达东江行省,兵粮不愁。”
“东江行省周边的江北行省,江南行省,云山行省和安南行省也都是产粮区,只要我军到时候控制了这几个行省,那么就可挥师北伐,一举覆灭远东王朝!”
陈子昂指着地图侃侃而谈,锐利的目光中闪烁着锋芒的自信。
在这冷兵器的时代,一支军队只要有粮食有地盘和人口,那么发展壮大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南方的东江行省和周边地区无论是粮食,人口还是肥沃的土地,都很适合作为一个发展的立足点。
陈儒听到陈子昂的话后也是心动不已,他一直将目光放在清河行省周边,却没考虑到南方。
现在听到陈子昂这么一番分析后,也是觉得选择南下去东江行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方可有其他的义军部队?”陈儒询问道。
陈子昂回答:“云山行省有一支人数超过五万余人的义军队伍,江北行省也有大小十多路义军,东江行省和江南行省目前只有小股数千人的队伍。”
“子昂,你怎么对南方情况知道的这么详细?”
他们清河行省和南方相距数千里,现在看到陈子昂对那边一清二楚,陈儒也是满腹疑惑。
陈子昂自然不会说是自己早早的就派出了人手去打探情况,毕竟背着大帅建立情报网,可是犯忌讳的事情。
“回禀大帅,我都是从一些商旅的口中获知的情况,经过反复的比对,应该八九不离十。”陈子昂找了一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因为商旅走南闯北的,消息也是灵通得很,倒也解释的过去。
“不错,不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儒听到陈子昂的解释后,也没有怀疑,反而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