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汉这架马车一往无前地向前行驶。
刘彻全身心地投入内政治理当中,一则是继续提拔以卫青为首的一批出身低微,但具有才能的人,充为侍中,给事中等头衔,给与充分的发挥空间,参与朝政,以培植自己的内廷官员,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朝臣。
再在窦太后去世的第二年,采用董仲舒提出的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加强了思想统治,稳定国家统一,为来日出兵匈奴打下稳固的基础。
另外,就是继续畜养马匹等战略物资,勤练骑兵,为战争做准备。
整个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大步子向前迈进,也让人一窥少年天子的治国天资。
时间在忙碌中走得飞快,就在汉朝厉兵秣马,磨刀霍霍的时候,与匈奴的关系走到了关键的转折点,历史似乎注定他们终将有一战。
时年,雁门马邑一带的豪商聂翁壹来到了长安,求见大行令王恢。
王恢是主战派,一向反对和亲匈奴。虽然上次和谈,刘彻采纳了韩安国的建议,妥协继续和亲,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此刘彻对王恢待之如常,颇为倚重,倒是对韩安国多有疏远。
聂翁壹向来在边境经商,时常饱受匈奴侵扰之苦,也忧虑边疆兵患不息,就是知道王恢对匈奴的态度,才故意找上他。
他想透过王恢向皇帝建议,愿以自身为饵,亲到匈奴阵营中向单于诈降,引诱军臣单于出兵,然后于马邑设伏,出击匈奴大军。
如果计划成功,不但能活捉匈奴单于,更一举歼灭匈奴主力精锐,削弱匈奴实力,减轻边疆之患。
这也宣告着大汉对匈奴外交政策的变化,从和亲退让,变为主动出击。
这是个大胆的提议,然而刘彻就喜欢这么冒险胆大的计划,因为他看到了其中成功的可能。
所谓兵者诡道也,有人和地利天时的配合,如果能取得胜利,那动用非常手段都是值得的。
此时有文景两代的财富积累,加之他自己亲政后的励精图治,刘彻认为时机已到,否则上天怎么会降下聂翁壹这样的奇人呢?
刘彻召开了秘密会议,针对马邑之谋是否可行?
会议上,王恢依然是支持发动反击,而韩安国还是反对对计划能否成功缺乏信心。
只是这次的结果截然不同,刘彻不打算再等下去了,他对匈奴已经忍够了——实施马邑之谋。
六月,刘彻派遣精兵三十万,以韩安国、李广、公孙贺为将,带人埋伏马邑附近的山谷中,让王恢,李息率军出代郡,从侧翼袭击匈奴,斩断它的退路。
一番苦心筹谋,希望一举歼灭匈奴主力。
此战卫青极力请战,渴望参与到战事中,但是这是反击匈奴的第一战,而卫青还太年轻,在军中寸功未立,刘彻太重视这次的马邑之围,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老将,驳回了卫青的请战意愿。
然而结局却让人失望,马邑之谋失败了。
军臣单于在行军途中发觉不对,捉住了知道计划的汉朝军官,对方泄密让匈奴知道了计划,于是选择退兵。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但是却结束了汉朝对匈奴奉行的和亲政策,汉朝开始主动出击,汉匈之间的大规模战事开启了。
而卫青等青年武将也终于开始踏上属于自己的舞台,闪耀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