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友归来
父因病离世不久。
因为给谢父买药看病,谢家早已经家徒四壁,连顿饱饭都吃不起了。
谢嘉宁和婢女白露在上山采野菜充饥时,意外发现了不少野生甘蔗。
在这个朝代,白糖还没有被发明。人们的甜味来源,主要是石蜜,偶尔会有蜂蜜。
所谓的石蜜,便是榨取甘蔗汁水,将初时榨好的汁水放在烈日下曝晒,就成了石蜜。
实际上就是浓缩的糖浆。
甘蔗的产地有限,无外乎蜀中的成都和绵州、江南的苏州和永州、岭南的广州。
这些地方与庆城相距甚远,远距离运输的成本不低,所以这里的石蜜价格十分昂贵。
上等的石蜜,一两便值16文。次等的石蜜,一两也值13文。
而此时市场上一斗上品白面的价格,也不过只有38文。
卖石蜜,利润极高。
这泼天的富贵,云思诩要是都接不住,老天爷都会看不下去。
她移植了不少甘蔗在自家的田里,每日辛苦照料,除草、浇水、施肥,都是亲力亲为。
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甘蔗长势喜人,最后足足炼了数十斤石蜜。
谢嘉宁和白露将石蜜分装在小瓷瓶里,运到西市售卖。短短几日,便被庆城的百姓抢购一空。
这次售卖,让谢嘉宁大赚,成功解决了谢家的温饱问题。
她用剩下的钱,在西市买了一间小铺子,专门售卖石蜜。
直到今日,谢嘉宁靠着这间糖肆足足赚了十两黄金。
在庆城,家有百两黄金,便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此时的谢家,可以说是当地的中等人家了。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
等攒够了二十两黄金,谢嘉宁打算开办一个制糖厂,可以产出更多的石蜜。不但能直接出售,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食,比如甜饮、糖画什么的,一定会大赚。
在这个陌生的朝代,谢嘉宁相信,她可以靠自己的手艺和智慧避免悲惨的下场,活得更好。
风吹动槐树叶沙沙作响,门外阳光灿烂。
白露和裴长济赶着牛车到达糖肆时,正是未时三刻。
见到裴长济,谢嘉宁又惊又喜:“济郎,你怎么来了?!”
裴长济是谢嘉宁的邻居,今年正好十九。
在平日里,他对谢嘉宁一直很是照顾,三年前去了外地服役,今日才回到庆城。
因看见谢家的婢女进城给谢嘉宁送石蜜,便帮她把东西送进城,顺便来看看谢嘉宁。
望着谢嘉宁惊喜的模样,他的唇畔浮起一抹笑意:“我今日回庆城,来看看你。没想到当年爱哭的小丫头,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谢嘉宁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非常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再加上想家,常常躲到没有人的地方哭泣,被裴长济撞见过很多次。
他也不过问原因,却总会坐在身边陪她,给她讲村里近来发生的趣事,耐心安慰她。
谢嘉宁现在想起那时候的自己,好笑不已:“济郎惯会打趣我。今日咱们相见,难得高兴,咱们不如去张氏食店吃一顿,那有几道菜很不错,你定然会喜欢。”
听到可以出去吃饭,白露激动不已,翘起的嘴角根本收不住,跟着劝道:“张氏食店的毕罗那叫一绝,郎君定要去尝尝。”
谢嘉宁亲昵地刮了刮白露的鼻子:“放心,今晚咱们多点些你最爱的蟹黄。”
白露顿时心花怒放又感动不已,呜呜呜,小娘子真的太好了。
三人把牛车上的石蜜在店内存放好后,便直奔张氏食店而去。
“欸,这位小郎君,烦请您让一让哎。”
“两位小娘子,里面请里面请。”
张氏食店里的客人很多,博士们在堂内忙碌地穿梭着,忙着招呼客人,或是端茶上菜。
周遭的郎君们或在划拳,或在行令,欢呼之声不绝于耳,好一番热闹景象。
裴长济端起白瓷酒杯,看向谢嘉宁,语气真挚地说道:“阿蛮,这杯酒我敬你,感谢这几年来你对我母亲的照料。”
说罢,便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阿蛮是谢嘉宁的小名。
谢嘉宁赶忙说道:“济郎这是哪里的话,你我之间,何必如此生分。”
话音刚落,又敬了他一杯。纤细的手指握住白瓷酒杯,愈发显得手指润白如玉。
三人一边吃菜,一边聊些各地的风俗趣事。
旧友相逢,自是有说不完的话,席间更是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