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知(3)
师妹名叫林文婵,是林清潭的养女,林乐知却不是林清潭的养子,林乐知有自己的父母,他其实本来也不姓林,只不过他从小就被父母送给了师傅。他的父母都是出身寒门,只因跟着先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的二皇子,战场杀敌获得了军功,并且先太子非常赏识有勇有谋的乐知父亲以及一众士兵。前太子给忠心追随自己的士兵们都求得了恩裳,虽说乐知父亲只得了一个小小的领军之职,但是得到的家宅的田地,赏赐的奴仆也够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了。乐知父母的生活才刚好起来,前太子却引得了皇上的不满。
官家怀疑,先太子这么急着建立战功,又跟文臣们来往越来越密切,是不是像大皇子那般,动了夺位之心。先太子可能也慢慢察觉出父皇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异样。最后一次出兵,前太子给了乐知父亲一个半圆形的玉牌,他自己留下了另一半玉牌。“若我有所不测,请求你照顾我的家人,尤其是小女。若我成了罪臣,小女便一辈子只能当牛做马为奴为婢,连婚嫁都比一般人家的女儿困难万分。我知道你的为人,若小女活着,我也不强求令郎娶小女,只求你们一家能时时照顾,让小女这辈子过得不要那么辛苦。”
果然不出先太子所料,先太子从战场上回京几个月过后,去宫里述职,却再也没从宫里出来,他的家眷们不是赐自尽就是充入掖庭为奴。十一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再也没见过阿耶,姨娘们和弟弟妹妹们。乐知的父母倒是很愿意以后多多接济十一和梁母,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万一儿子不喜欢先太子之女,他们不能强迫儿子,儿子还是要过自己的人生。
于是,在先太子获罪之后,他们便准备把孩子送给了当时的随军医师林清潭抚养。战争结束之后,林清潭对当今朝廷倍感失望,他辞去军医的官职,准备以后游历名山大川,采集草药,丰富药典,救济那些缺医少药的穷人。乐知父母对林医师倍感崇敬,这才将儿子交给林清潭教育。十岁的时候,乐知已经被父母和林清潭培养地知书达理,熟读了当今所有的医典药典。乐知的父母还适当地训练了乐知的身体,交给了乐知一些基本的骑射,摔跤和防卫技巧。乐知和林清潭这才去四处游历。
林清潭一开始就带着乐知去了大瑜最南边,和大理交界的边境,但是采集到了不少在中原附近找不到的珍惜药草。在那里,他们见识了充满瘴气的深林,也和野性十足的村民打过交道。然后他们沿着大瑜的海岸,经过了儋州,越州,闵州,吴州,齐州,到了大瑜最北面的燕州。
在乐知没开始跟着师傅游历的时候,就经常听父母说起先太子一家对自己的提拔和赏识,先太子对他的将士们多么爱护有加。在先太子获罪被处死之后,乐知的父母还带着他悄悄地去祭奠过先太子。先太子的陵寝建造地很仓促,施工不严谨,规模也小,由于墓主人生前不得皇上待见,连守墓人都经常偷懒,不来巡视。过了几年,守墓人更是彻底不来了。先太子的陵寝所在之地彻底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凉之地。
多年过去,乐知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们在军营时过度劳累,导致他们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腿脚不便,不便出远门。乐知还是坚持,他自己要代替父母去冀州给先太子上香。十岁那年,即将跟着师傅启程之际,他第一次独自来,也是迄今最后一次来上香。他竟然碰上了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面对荒芜的陵寝和浓密的山林,和躲在山林里的野兽,并不显得害怕,反而饶有兴致地研究着享殿建筑上的雕刻和神道侍佣。这让他暗自惊奇,自己第一次跟着父母来这种荒山老林,都怕得不行,后来多来了几次才不那么害怕,这两个孩子一看就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他们不仅不怕,还对这种充满破败颓废之气的地方充满好奇。这让乐知对他们印象非常深刻。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两个孩子“会飞”,他知道父母会武功,他也学了不少,但是能“飞起来的”,他今生真的是第一次见。
从此之后,乐知安心跟着师傅游历,学习医药知识,采药研磨,煎药,试药。期间,他们还遇上了不少糟心的事。
乐知从小身体康健,但是他却发现,有利经过的很多村落,很多孩子依然会死于伤寒发烧,这种他眼里的小病小痛。有的村民若无钱医治,还会把家里生病的孩子赶出家门,任他们自生自灭。若孩子撑过去,再把他们接回。
文婵就是他们在村里借宿的时候碰上的。他们发现文婵的时候,文婵已经烧的神志不清了,她倚靠在一棵大树下面,身子止不住的发抖,眼睛完全睁不开。乐知出去散心的时候,正巧听到了文婵虚弱的□□声,他便立即叫师傅和他一起找,最后到了文婵。师傅看到文婵,试了试额头,便立刻拿了一颗药丸给文婵吃了下去,文婵过了不久,就不发烧了。还叫乐知从借宿的人家要来热水给文婵服用。两人悉心照顾了文婵几天,文婵就恢复了精神。师傅问文婵,你家在哪,把你送回去,可是文婵却决意不肯。
文婵说,自己是被父母赶出来的,家里人口众多,父母再也无钱照顾她们姐妹几个了,父母狠了狠心,便把姐妹里面性格最安静最乖巧的三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