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第三十八章 月山城孤(2)
争去了绝响观,他总自责是自己的过错,尽管她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她,他到底因为失去她彻底改变了初衷。但所有的计划不是想就能做的,东宫的戒备和东宫所有人的谨慎,使得他对陈询佩服不已——那个他自小就认为性格沉稳的人,曾是他的兄弟,也只是曾经的兄弟,行事又让人难以琢磨……
“好,我听你的。”他仰首挥挥手,“你按我昨天说的,继续去做吧——我说过,只要有一线机会,我是不会放弃的。”
这话他对李垣说过很多次,每次李垣心里拿不准,却很喜欢听见,至少陈鉴在他的鼓动下,一直顺着他的思路行事,他要扶持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是他能力的体现。
人可以凭着意气一时背离本性的趋使,却不会长久丢弃本性的追求。日光闲闲,运数匆匆,到底这一生不长,不长的一生里,有些许激情澎湃,无不是每个人对生命负责,无不是对平淡岁月产生特别的幻想。
皇位,对于大多数皇子来说,都是渴望企及的彼岸,可以一时不敢幻想,却一辈子渴望为己有。而本性放荡不羁且多情的陈鉴,对别样刺激的追求总是超出常人,比如对章青砚,既有男人得不到的不甘心,也有对爱慕女子求不得的遗憾。这也是李垣能驰而不息游说成功的缘故——他以为一个潜意识里不安分的人,总是有被他说服的一天,现在陈鉴被说服了,而时局的变幻莫测和皇帝表现出来的一点偏爱,愈加坚定李垣帮助陈鉴的决心。
五月二十七日,皇帝照例早朝,听取前方军报。
后宫里,少府监臣姜秋茂在青阳宫与姜丽妃一起清点物什,曲泽儿和邓方儿在一边做记录,那些得到皇帝旨意随驾的妃子们也在青阳宫殿里协助。此前有几位未获得随驾的妃嫔前来询问为何不带她们一起走?圣旨中明言,只有育有皇子皇女的妃嫔才随驾,但她们仍觉不放心,还是想听听姜丽妃的意见。
姜丽妃同情这几位妃嫔,亦觉此次离宫之行不是逃亡,皇帝也明旨派统帅守卫,然而这又是不合理的。即使这些妃嫔不通朝政,但有一个道理非常清楚——国家危急时,皇帝携后妃、东宫、大臣、御林军离京不符常理,至少会留下太子监国,再留几位重臣辅佐。如今明旨东宫全部随驾,重要大臣也在随驾之列,这很让人怀疑皇帝此行的真实目的。前朝有过敌临城下帝王被俘的先例,只要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怀疑皇帝有弃守京师的嫌隙。
但姜丽妃异常平和地道:“皇后已得了陛下的旨意,留下全权掌管大元城,你们跟着皇后也不委屈。”
听了此话,众妃嫔不敢再多言,又被姜丽妃安慰几句也就各自散了。
同时,长白街上,车马熙熙、人群攒动,原本混乱的皇子公主府邸四周又多了几分拥挤,唯有清王府安之若素,并无车马来往。
未时三刻,清王府里,卢晏刚刚离开,皇帝的旨意就来了,说清王已故,清王妃和世子不必随驾。卢采玉立即产生被遗弃感,连父亲的安慰也忘记了,回想陈隆一生多数是如此度过,现在他已亡故,她也不会得到皇帝的关心。当她认命就此作罢时,东宫来人又给了她希望。她对孩子有着强烈的顾念之心,才会如此关心局势,现在唯一的依靠是东宫,当陈询传话让她不要轻举妄动时,她只好静静等待。
五月二十七的夜晚,晴朗,却月色杳无,显得漫天的星星格外明亮。
好像各宫全部收拾妥当,白日里的忙碌不见了,只余下微弱的风声穿荡在每座殿宇间,树叶沙沙作响,而被吹皱的镜雪湖水吞吞歇歇,时而起澜、时而平静。
到了戌时初刻,正是各宫门巡防换班的时辰,只听见远远儿的那佩刀碰在腰带的银勾叮叮当当,或高或低,时而划破寂静的长空。
东宫,求勤殿里,幽幽的晚息香自铜鼎冉冉飘起,弥漫在帐幔与屋檐间。一方梨花木雕龙嵌凤的案台上,还摆满着端午节期间应有的膳食,尤其形态各异的粽子,放在一个硕大的银盘里,昭示节庆还没走远。
白天东宫也收拾了几大箱物什,还调派了数辆马车。柴泊在酉初来过一趟,说是奉旨询问各宫行囊收拾妥否。太子很久不被召见,柴泊却以多种理由探访东宫,是与太子早就有了默契。当着很多人的面,陈询只向他说明东宫准备出行事项,并关询了皇帝圣体。
“殿下,可借一步说话?”柴泊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提议。
陈询会意,带他走进崇德馆书房内。门扉紧闭,柴泊这才颤抖着双手将一个木盒递与陈询,“老奴有一样东西交给您。但请殿下答应老奴,等到陛下抵达离宫后再打开。”
陈询讶异地看着柴泊脸上成团萎皱的皮肤,以及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掌,不由眉心颤抖,“这,可是大哥的遗物?”
“是大殿下的遗物,他生前再三交代老奴今年五月定要移交太子,老奴担心到了离宫诸事繁杂,完不成故人的心愿,所谓办事宜早不宜迟,还是出发前交给殿下您稳妥些。老奴也不知其中是什么,全为谨遵大殿下的嘱托。”
陈询面色这才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