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治武功
在南都弘光朝廷之中,环绕着年轻新帝朱由崧(23岁)的,是一群各怀绝技的谋士与武将。他们或许代表了南明最后的智慧与希望。
首当其冲的是史可法,虽然对于朱由崧,他心底并未臣服,甚至还在登基大典和钱谦益一同借着“天降暴雨”质疑新皇,可是并未同老钱这位后世负面评价颇多的人物一道被问罪,其内心困惑惊惧:东林党魁都被打入天牢,为何吾却安然无恙?!
这位文治派的代表拥有睿智的目光和坚定的抗清信念。他的救国理念中充满了对联合农民起义军的策略智慧,仿佛能透过迷雾看到未来的光明。朱常青代表朱由崧,因深知他在历史上,也就是未来的扬州之战表现英勇,令人泪目,故而只抓了钱谦益这个老贼,而装做对史可法的非议毫不知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士英,一位充满战火气息的武将。他的“以武治国”策略虽曾引起朝堂之上的波澜,但不可否认,那铁骨铮铮的气魄正是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所需要的支柱力量。
而卢九德,这位老太监就像是朝堂上的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新皇之父朱常洵还在世时,他便对宫廷内外事务了如指掌,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意想不到的情报和建议。
郑森则是海上的霸主,他虽然出身海盗,却在波涛汹涌的东南沿海展现出了过人的控制力。郑成功,原名森,历史上后来被弘光帝继任者隆武帝赐予国姓“朱”并更名为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在弘光帝朱由崧登基时,正活跃于福建泉州南安,尽管郑成功在地理位置上与南京的弘光朝廷相隔甚远,但他的政策和行动都表明了他对朱由崧的支持,以及对抗击清军的坚定立场。在他的指挥下,南明的海军仿佛获得了一双翱翔的翅膀,准备随时起飞。
何腾蛟则更像是一位智者,他曾任南明的大学士,主张联络各地抗清势力。他的策略总是高瞻远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在历史上,南明军队最终战败,何公被捕!他的一家人被当成质子,面对清军的威逼利诱软磨硬泡,何腾蛟选择绝食,宁死不降,最终慷慨就义为明尽忠!(作者曾经到过湘潭的何腾蛟墓前祭拜)
至于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当然某些军阀的人品究竟如何?还有读者您来评说)这三位总兵,他们是军事上的实力派人物。他们的支持对于南明的军事布局来说,就如同一块坚实的基石,稳固而不可动摇。
这些人物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军事,有的精于政务,有的善于联络各方势力。朱由崧若能充分利用这些人才的智慧和能力,或许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契机!
朱由崧的登基晚宴上,马士英激昂地提出了“以武治国”的策略,强调了重建军队、展现军威的重要性!然而,史可法却有着不同的考虑。他深知南明目前的局势复杂,内忧外患交迫,单靠军事力量是难以扭转乾坤的。
史可法深知陛下对自己以及东林持保留意见,大典上不知何故只对钱谦益开骂和动手,但他还是斗胆站了起来,他的眼神平和而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一股不卑不亢而不容置疑的智慧:“陛下,马将军所言确有其理,强军乃国之重器,自古不可或缺。然而,以武治国非一朝一夕之功,且不可忽略了文治之重要。”
他顿了顿,看了看马士英,继续说道:“臣以为,国之所以兴,不仅在兵强,更在于民富。若百姓生活困苦,民心不稳,纵有百万雄兵,也难以持久!因此,臣以为,应以文治为主,武备为辅,双管齐下,方能长远。”
史可法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让原本热血沸腾的气氛稍微冷静下来。他的话也引起了一些文臣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朱由崧听后沉思不语,他知道这位在未来为了扬州而拼尽最后一滴血的史可法话中有理。南明要想真正稳固,必须军民并重,不可偏废一方!
马士英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也知道史可法的话不可轻视。他收起了脸上的激动之色,沉声说道:“史大人所言甚是,武备固然重要,但民生亦是国之根本。臣愿听从陛下圣裁,共同为大明出谋划策。”
朱由崧点了点头,感到欣慰。他知道,无论武将还是文臣,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着想。他心中决定部分采纳两人的意见,综合一下,既要加强军备,也要注重民生,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南明的复兴。这一年,朱由崧年仅23岁,便要肩负对外抗清对内荡寇的重任!历史上,朱由崧也死于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