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半明传:重生南明诛暴清 > 第17章 扬州保卫战拉开帷幕!

第17章 扬州保卫战拉开帷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南明时期,新皇朱由崧登基之际,曾有关于治国方略的争议。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文臣主张“文治”,以安民为先,而武将则认为应“以武治国”。

在这部小说中,由后世历史爱好者大学生朱常青穿越上身的朱由崧对此深有所感,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南京武英殿内)

“朱由崧”面对文武各路精英,深呼吸一口,曰:“大明之病,病在骨髓。”全场寂静。

“甲申国难,明今日之乱在于民心二字!非文治不可安民,非武备不能平乱。今朕意已决,欲二者并行。”

又曰:“天下半壁,皆祖宗疆土,不可谓偏安。今后之策,当以和顺民心为本,择良将劲卒,待时而动,恢复江山。”

此语一出,满朝文武皆知帝心所向。南明虽身处艰难,然新帝仍抱持中兴之志,欲以文治武备并重,先稳固江南,再图北伐,以期恢复大明昔日荣光。

真实的历史已经距离朱常青所在的2025年过去了381年,那段历史上,南明的局势错综复杂,朱由崧虽有帝王之名,却无足够实力以抗清军等强敌,最终未能实现其抱负。此番长青脚踏祥云穿越而来,化身南明“伪皇帝”,能否改写已成定局的历史?!

(分割线)

在昔日繁华之地应天(南京),武英殿内殿中,朱由崧端坐“山寨”龙椅之上(特殊时期,他只能屈居不算华丽的武英殿,勉强用一张远不及崇祯龙椅的“仿制版”龙椅过把土皇帝的瘾,想要当一统天下的真皇帝,乃至千古一帝,必须拼死北伐赶走辫子人!这个宏伟的目标怕是一代明皇难以实现的!),新帝面色严峻,有些文臣的面容更如秋叶般凋零。殿外,柳绿桃红,却无风送爽,一切宁静得让人感到压抑。

忠臣史可法跪于殿下,铁甲未卸,战尘犹在。他的声音如同夏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坚定:“启禀陛下,清贼如狼似虎,南下之势汹涌澎湃。扬州乃江南门户,一旦失守,南端危矣!”

朱由崧手扶龙颜,眼中掠过一丝悲怆:“史卿,朕深知你的忠贞不渝,但满清势大,你一人如何抵挡?”此刻,皇帝心中早已忘记了恩怨,忘记了自己登基前史可法曾经提出了朱由崧“七大”不可继位之理由!这些昔日的理由堪比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七大恨!

此刻,只见史可法头低得更深,声若断弦:“陛下,臣虽东林一介文臣,然志比天高。纵然身死,亦要使敌胆寒。此去若败,愿以马革裹尸,誓不生还!”历史上,扬州城破,惨遭长达十日大屠戮,正是由于孤军奋战,弹尽粮绝!友军见死不救!!

朱由崧闻听此言,不禁动容,起身亲自扶起史可法:“朕将应天之重托付于卿,扬州若能坚守,我大明尚存一线生机。”此刻,君臣亲如一家,二人一心!

史可法眼中闪过坚毅之光:“陛下放心,末将虽非英才,却定当竭尽所能,以身许国,不负大明厚望!”

两人目光交汇,无声中流露出无尽的悲壮与决绝。

作为一个穿越者,明朝历史爱好者朱常青明白:不远的未来,史可法兵败扬州时存在孤军奋战且没有援军的因素。

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的扬州之战中,史可法作为南明的督师(史都督),面临的局势异常艰难。他并未建立直属的强大军队,而是依赖具有军阀性质的江北四镇兵力。这些军阀部队对朝廷的命令并不完全服从,他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逃跑或与朝廷讨价还价,这导致史可法在军事上得不到稳固的支持。

当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如太子案的爆发,以及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东下争夺政权,导致原本用来对抗清军的军力被分散和抽调。(作者本想写朱常青登基后的首战是打左良玉,但为了紧扣主题《重生南明诛暴清》,故而把“扬州之战”作为小说里的南明首战!)

在那段已经成为定局的历史中,史可法在扬州虽有督师之名,却实际上无法调动足够的军队来抵抗清军。据记录,清军有多铎率领的八旗本部三万以上及投清仆从军五万以上,而史可法手下亲军仅约一万,加上扬州义勇一万多,明清兵力相差悬殊……最后惨烈的结果,了解明清历史的读者都知晓……

史可法在扬州之战中是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孤军奋战,没有得到有效的外援和支持。这种情况下,他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而他和扬州八十万百姓英勇抗敌宁死不屈的精神则成为了后人颂扬的焦点!据史料记载,这一战甚至让见惯了血雨腥风的清军如都印象极为深刻!

回到故事中,史可法转身步出宫门,银甲映日,背影宛若古画中的战神。他知道,这一战无论胜败,都将载入史册!

突然,朱常青看着史可法的背影,喊道:

“史卿!”一阵短暂的沉默,他接着开口:“汝忠心为国,朕甚嘉之!虽敌势汹涌,然勿怀顾忌,当尽展大明武威,率军民迎头痛击之!朕已密谕忠良之后,整兵待命,以为汝援。若战局吃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