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讲述【五】
不涉及的政务的话,那么治国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可是又有几个治理过政务那?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在这个“国”字,做做文章。
有大国,则必然有小国,那什么是小国?就拿我来说,与我而言,所谓的“小国”就是家庭、企业。
家庭上面没有什么好说的,在之前齐家篇说过了,那么就来说一说企业吧。
我的企业,就好像是我的小国家,里面的机构设施全部都是受制于我一个人的,那么我就是这个“企业小国”中的皇帝。
《道德经》第六十章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典故源于著名丞相伊尹与商汤之间的一段对话;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见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
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尹”【即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
治理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核心在我看来是团队,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更何况,我不是一个好汉。
个人的精力、能力总是有限的,有所长必有所短。面面俱到几乎不可能。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人的帮扶了。
每个人其实都一样,在某一方面有其特有之才华,那么在另一个方面,或者是另几个方面上,必然有他的短处,比如善于销售的人,未必懂得管理;能够良好公关的人,又未必知道如何经营。还有,短处也未必局限于才学方面,也可能是其性格上的一些缺点,比如贪婪、懒惰等等。
企业就是这样,形形的人,组成了企业的团队,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其作用也不是随便可以替换的。而企业的核心团队更是如此。
作为领导,作为小国中的“皇帝”,要做的就是要权衡利弊、缓急结合、决策左右、号令进退、知人善用。
严谨权衡利弊,可以使的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把握急缓结合,能够使得企业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变得混乱、躁动。
认真决策左右,能够不让企业走上歧路。
懂得号令进退,可以让企业的步调、轨迹不会因为市场的改变而产生大的波动。
依仗知人善用,能够让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物尽其用,使其长处最大化,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关节,都能够被最适当的人所把握。
这里涉及到一个“知人善用”的问题,也就是用人之法,在这里暂时不做过多解释,有机会以后可以由《驭人经》入手,深切的谈一谈。
“治国”作为基垫,更上一层便是所
谓而的“平天下”。
单说“平天下”一词,就有很多种解释方式。
其一可以解释为平定天下;又可以解释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指用武力平定天下。
介于《说文解字》中对“平”字的解释,“平天下”一词又可以解释为天人合一,消除一切分别,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古籍名著,每一个阅读的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种理解方式,在这里不必深究。总之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个人来说我虽然崇尚“兵家”之法,但是却并不倾向于将“平天下”一词解释为以武力平定天下。
在“修身”篇中,我注释过对于平天下的解释“天下平和,表示一个公平、公正,秩序的意思”。
“平天下”于我来说,我更愿意将其解释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同时,构建天下平和,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秩序。”
平天下,公平天下百姓,使之安乐、康泰、欣荣。我想这是帝王最终的期愿。
公平天下,公平二字,最是难以做到。
什么是公平?
佛言:众生平等或公平:即诸法实相因果法性平等或公平。
可是真的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吗?我想是没有的,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由于人之差异,所以只能有相对的公平,而最后所谓的绝对公平,真的很难做到。无数代人为了这一目标而奋进,虽然尚未达到,但是也异常的接近了,我乐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绝对公平”是有希望实现的。
既然有了公平,相对的也好,绝对的也罢,有了公平,少了偏袒,人与人之间就必然会减少矛盾,如此一来,安乐的社会、欣荣的社会,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
在这里多说一点,我国儒学中,有“德本财末”一词,把“德行”与“财富”进行对比,阐述平天下之法。
不过个人倒是觉得,所谓的“德本财末”是不是可以抛去本